APP下载

第52届世乒赛张继科单打半决赛、决赛技战术分析

2016-05-14胡海涛施之皓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张继科乒乓球

胡海涛 施之皓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通过对2013年法国巴黎世乒赛男子单打半决赛、决赛录像的观察与统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张继科半决赛、决赛中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张继科在发抢段与接抢段优势较大,使用率较高,是比赛胜利的关键,相持段得分率低,使用率偏低,但相持段的反拉表现出色,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张继科 乒乓球 技战术特点

一、研究对象

52届世乒赛张继科单打技战术。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评估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运用三段分析法对张继科半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1.张继科半决赛对许昕发抢段分析

张继科在半决赛中以4∶0战胜了我国选手许昕,决赛中以4∶2战胜了队友王皓,最终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以下将张继科的这两场比赛分别进行三段技战术的统计。在对许昕的半决赛中,张继科的发抢段得分率较高,得分率为77.78%,都超过了70%得分率的优秀标准,且发抢的平均使用率也较高,说明张继科的发球抢攻在对许昕的比赛中有压倒性的优势。

2.张继科半决赛对许昕接发抢段分析

在对许昕的半决赛中,张继科的接发抢段也明显占优。通过录像观察主要是许昕的发球相比较速度旋转都不是特別厉害,张继科往往利用他比较成熟的反手拧拉技术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从而在比赛中由被动转主动占据优势。

3.张继科半决赛对许昕相持段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继科在半决赛对许昕的比赛中相持段得分率较高,为51.72%。结合比赛录像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许昕对张继科的拉球力量大和旋转强不适应所致。从对许昕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连续拉冲下旋球的能力较强。

(二)运用三段分析法对张继科对王皓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1.张继科对王皓决赛发抢段分析

张继科的发抢段得分率都较高,尤其是在对王皓和许昕的比赛中接抢段的得分率分别为73.52%和77.78%,都超过了70%得分率的优秀标准,且发抢的平均使用率也较高,说明张继科的发球抢攻在比赛中有较大优势。

2.张继科对王皓决赛接发抢段分析

接抢段,张继科在对王皓的比赛中,得分率相对于其它比赛接抢段的平均得分率明显偏低。结合比赛录像发现,主要是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拉技术较多,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拼杀的心态,往往在王皓发球后,容易造成张继科对球的判断失误,进而造成接发抢环节并不占优。相比较在对许昕的半决赛中,接发抢段也明显占优,主要是许昕的发球相比较速度旋转都不是特别厉害,张继科往往利用他比较成熟的反手拧拉技术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从而在比赛中由被动转主动占据优势。

3.张继科对王皓决赛相持段分析

相持段,张继科在对王皓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的反拉反冲球的力量较大、旋转较强。在决赛对王皓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张继科的相持段得分率明显偏低,为42.37%,距45%的及格要求有较大距离。这也是由于张继科发球特点造成的,张继科发球以正手逆旋转为主,且侧下旋强烈,因此王皓选择正手摆短为主要接发球手段。这也说明王皓继承了中国运动员的控制球技术精髓摆短技术。从得分率来看,效果不错。主要原因是王皓反手接发技术特点没有发挥。整体技术特点没有表现出来。

四、结论与建议

(一)张继科在发球强攻的得分率极高,处于优秀水平,而且使用率也较高,具有压倒性优势。对于这次比赛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加强。首先,张继科要保持发球强攻后的稳定性,使其技术更加成熟,加强正手拉球的得分率。

(二)在接发球段,积极主动的抢攻意识,特别是反手拧拉技术,提高了接发球抢攻的命中率。进一步加强接发球反手拧技术的训练,在加大不同落点使用反手拧的适应范围的同时,也要提高接发球摆短的质量,使接发球能有更多变化。

(三)在相持段中,继续加强侧身位和反手位抢冲的能力,相持球当中的防守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要着重提高发球抢攻后的正手位第五板球的衔接;最后,对于比赛中局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波动的影响要引起重视,以便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能更好的调整心态。

参考文献:

[1] 陈家鸣.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马琳的技战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9.12(6):31.

[2] 邵晓春.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2(1):23.

[3] 张瑛秋.现代乒乓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 韩志忠.乒乓球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6] 郝哲,蔡学玲,郝玉娇,等.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58-260.

[7] 郝哲,蔡学玲,郝玉娇,等.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58-260.

猜你喜欢

张继科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追风的乒乓球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直男”张继科示爱景甜: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
球队的灵魂,球场上的一股激情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