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港买保险真的划算吗

2016-05-14郑俊珺

幸福家庭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单投保香港

郑俊珺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香港化妆品、名牌箱包和奶粉的价格优势对内地消费者来说已经越来越微弱。然而,带着“保费更便宜”“重疾种类多、赔付范围广”“收益更高”等标签的香港保险成了内地消费者投资购买的新对象。业内人士提醒,赴港买保险存在两地理赔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保单发生纠纷后维权成本较高等劣势,以及汇率等风险。

4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希望广大消费者谨慎投保。

香港保单内地受热捧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3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保费高速增长,达到创纪录的316亿港元,占香港2015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4.2%,相当于香港四分之一的保险被内地居民买走了。而这个数据在2010年仅为44亿港元,占当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7.5%。

香港友邦保险的高级经理许小姐向记者介绍:“我2011年入行以来,每年来香港投保的内地人数和投保数额都以约50%的比例逐年增长,2015年的内地投保人数更是呈井喷式增长,比2014年增长了150%,公司的验证中心每天都有许多内地客户排队,而且许多客户都是仅通过微信和邮箱交流,互相连面都没见过就决定签约了。”

香港重疾险受欢迎

“保费率低、保障范围大,理赔宽松、分红高且稳健等都是香港保险近年来受到内地客户青睐的主要原因。”许小姐接着说道,重疾和医疗保险目前是内地客户来香港购买的最热门险种之一。许小姐分析,对内地居民来说,在香港进行医疗有语言相通、交通便利的优势,同时可享受香港的医疗水平和医生技术。加入香港医疗保险体系,还可免去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对内地求医者收取高昂费用等方面的顾虑。

张先生去年底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香港的重疾险,他告诉记者:“我对比了香港和内地两款保额都为20万元的重疾保险后发现,香港这款保险每年保费4000多元,可保障的重大疾病超过50种,早期重大疾病35种,儿童疾病4种,以及原位癌。而内地的重疾保险每年保费要将近8000元,只能保障36种重大疾病和8种早期重大疾病,不涵盖儿童重大疾病。”

张先生认为,从保费上看,香港的明显比内地低,回报却高不少,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此外,香港医疗险设定理赔标准世界通用,不会抵消各地的单独保险福利,包括内地的社保。而内地是补偿型医疗险,也就是剔除社保赔付之后的补偿。衡量之后,他最终选择了香港的重疾保险。

理赔等风险不容忽视

当然,购买香港保险并不是毫无风险,由于投资模式、法律政策等方面和内地都有不同,内地居民“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跟风。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内地居民在境外购买人寿险、投资分红类保险进行了风险提醒。外汇局方面表示,境内居民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商务旅行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这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支持的;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这种保险类产品尚未明确允许,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这样的交易存在风险。

购买香港保险还存在汇率风险,由于在香港购买保险理赔或给付时都是使用港币,而港币又直接与美元挂钩,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或港币汇率发生变动,保额和返还金额都会发生变化,可能造成投保人收益缩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香港和内地的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购买香港重疾保险容易面临理赔风险,一旦出现理赔纠纷,走法律途径时,内地投保人就会十分被动,因为在香港打官司必须聘请律师,由香港法庭审理。香港律师收费高昂,即使内地投保人赢得官司也要支付一笔非常大的诉讼费用,如果最终理赔纠纷难以认定,则会造成赔付困难,甚至拿不到赔付款。

(摘自《闽南日报》2016年4月25日)

猜你喜欢

保单投保香港
人身险保单贴现制度本土化法律问题研究
消费者要的是保单贴现而不是保单转换
保险投保与理赔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
公路工程保险投保策略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