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尼·莫里森对黑人文化身份的重构

2016-05-14蔚玲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

蔚玲玲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杜波依斯(W.E.B.Du.Bois)首次提出“双重意识”这一概念,并用其来解释黑人经验,其形象的呈现出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的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产生的一种心理冲突乃至分裂的状态。“双重意识”揭示了黑人内心固有的双重世界,也折射出非裔作家进面对文化大众的双重艰难抉择。托尼·莫里森(Morrison·Toni),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其文本世界中重新书写了禁锢于黑白双重意识下的非裔美国人对其文化身份的固守与探寻。本文将集中探讨托尼·莫里森笔下非裔美国人的精神状态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来剖析莫里森以“双重意识”为出发点的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双重意识 文化身份 异质文化 身份重构

非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中是一个地位及意义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们既是最古老的美国人,也是最年轻的美国人。非裔美国人的极具争议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相继成为黑人作家极力表现的对象,而其中的“文化身份”归属问题也是黑人文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Morison)无疑是当代美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莫里森笔下的非裔美国人无不面临文化身份的困惑,他们是生存在文化夹缝中的龃龉者,站在双重漩涡中,奋力挣扎却又无所适从。本文通过全方位理解杜波依斯提出的 “双重意识”,进而深刻理解托尼·莫里森文学作品中非裔美国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涅槃重生之路。

一.杜波依斯与“双重意识”

杜波依斯((W.E.B.Du.Bois),美国20th早期极具影响力的美国黑人学者、社会活动家、黑人运动领袖和泛非运动创始人。从19世纪90年代起,他积极投身于非洲黑奴的解放运动中并常活跃于美国政治领域,影响甚广。他的许多著作都反映了在白人主流社会中,处于双重异质文化下的黑人的艰辛生活和困顿心理。杜波依斯在其文章《黑人的奋斗》(1897)中首次使用“双重意识”这一概念,并在其《黑人灵魂》(1903) 中再次使用。“双重意识”赋予非裔美国人现实生活极为形象的表现力,极为客观的诠释了非裔美国人的在白人主流社会灵魂与身份认同的徘徊无依却又奋力挣扎的双重破碎的处境。

因此,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这一概念来探讨黑人的生活及内心经历,解释这种分裂乃至破碎的“二重性”——是黑人,但又不是黑人;是美国人,但又不是美国人;两种灵魂,两套思想,两种不可融合的奋斗方式,两种相互冲突的观念集于一身。他们对自己被割裂的状态无所适从却又无能为力。他们渴望获得由自我独立的正确的意识,他们渴望获得能够自我独立的主体地位,他们渴望获得强烈的自我乃至他人身份认同,他们也在为能够把他们的双重自我能够融入到更好的自我中而不懈奋斗。这种独特的双重身份焦虑正是非裔美国人“双重意识”的根因所在。

二.“双重意识”的牺牲者——佩科拉

托尼·莫里森(Morrison· Toni),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同时也是黑人文学中探求黑人文化身份的伟大践行者。莫里森以其颠覆性的思维和独特的创造力,重新书写了非裔美国人所经历的黑暗年代,前所未有的展现了黑人被压迫的境遇和在主流边缘社会的挣扎与反抗。正如杜波依斯所说:“自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讽刺,是一种嘲弄,这个自由人从未从自由中找到他的福地”。“双重意识”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非裔美国人的意识深处,有人为此癫狂,有人为此挣扎,也有人为此而奋力追寻。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就是当时那个黑暗年代最有力的证明,生动的展现了当时的非裔美国人自我身份追寻的艰难历程。在《最蓝的眼睛》 《所罗门之歌》等小说中,莫里森不仅对黑人民族的历史记忆做了详尽的书写,同时也了非裔美国人“双重意识”的畸形变化和其文化身份确立的艰辛过程。

《最蓝的眼睛》,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场景,讲述了黑人少女佩科拉在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导致心灵迷失的悲剧而又短暂的一生。她祈求上帝赐予她一双如白人漂亮般蓝色的眼睛,赐予她一切白人美的特征——金发碧眼,为此她几乎到了癫狂的地步。佩科拉灵魂深处已经完全被白人价值观“漂白”,从内心上早已不再认可,甚至否定厌恶自身的黑人特质,,黑白“双重意识”让她不再认识自己,丧失了黑人赖以生存的文化之根,她所梦寐以求的“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最终变成了“最忧伤的自己”(the bluest I),佩科拉对蓝眼睛白皮肤的极度甚至病态的渴望摧毁了她的生活,佩科拉已为之疯狂,丧失自我,完全否定了自我意识的价值。这就像一剂毒药,让她深陷其中却又难以自拔,文化身份探寻之路还未启程就已迷路。

《最蓝的眼睛》 主要探索了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灵魂被白化的悲惨遭遇。强势的白人主流文化冲击着黑人的文化传统,黑人的价值观被惨遭扭曲, 无从鉴别直到完全迷失。黑人的文化身份尚未建构就被夭折,非裔美国人的立足之路变得遥遥无期。黑皮肤,棕黑头发的非裔美国人在如此具有“双重意识”的审美体系里,俨然已失去自我,厌恶自我,否定自我,最终无可避免的沦为了白人主流意识的牺牲品。

三.“双重意识”的探索者——奶娃

《所罗门之歌》莫里森一部具有史诗性色彩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莫里森对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深入思考。小说讲述了黑人青年奶娃离乡寻宝到寻根实现人生自我蜕变的故事。主人公奶娃通过自身的努力,探寻祖先的历史,亲身接触并融入黑人群体,真正的感受黑人文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身份认知。相比佩科拉对自身黑人传统的否定,奶娃的主动寻根,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飞跃。从“黑面白心人”到承认自己是地地道道的黑人这一过程本身实现了一个理性回归。

莫里森对奶娃形象的塑造也别具匠心,不同与以往的黑奴或者被压迫的黑人群体,奶娃在小说中出生家庭富裕,经济优厚,是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公子哥。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金钱至上,渐渐地与黑人社区疏离开来,也不能融入白人社会,从而成为黑白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然而奶娃南下的离乡之举开启了他从文化的错位到文化归位的孤独旅程。旅途中的奶娃在自身灵魂得到前所未有释放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审度自身的价值,为自己,为祖先,为民族灿烂的文化骄傲。他找到了和自己本民族文化联系的纽带,发现自己不再是内心无家可归的“零魂人”,在黑白双重意识的壁垒下,奶娃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归属感,并真正从内心热爱此全新的文化归属,他精神成长历程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提供了某种可能。如获新生的奶娃在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后,即将迎来的又是一场想融入,被边缘的更为艰辛的旅程。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找到了自己的祖先和文化之根,他将黑人传统历史与现在连接,在双重文化的河流中,重新定位自身并获得一种新的双重的文化身份定位。莫里森笔下的奶娃是处在黑白两个种族、两种文化剧烈碰撞冲突边缘的黑人青年的典型强势的白人文化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产生影响,黑白双重意识让他们迷惑无所适从,奶娃主动寻根进而能够重新定位自己,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然后,对于奶娃来说,如何带着这个全新的身份立足于双重异质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新的需要思索的问题。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亦是如此。黑人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黑人自我立足与今生生活的根基,如何能够在保留其民族精髓的前提下,立足于美国主流社会,是奶娃即将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非裔美国人要思索的重要难题。

四.结语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理论中探讨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而文化身份的精髓就是其本身内在的 “文化价值”。正是由于各个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才会形成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身份。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突破常规的打破了黑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一种超越种族关怀的宽容视角来重新审视当时的非裔美国人的立足与定位,极大的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深处黑白双重文化的间隙中的非裔美国人,他们在对自我身份定位处于一种“双重焦虑”的困顿状态之中。对他们来说,“双重意识”带来的这种“双重焦虑”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只有勇敢的克服这种焦虑,从自身接纳认可并正确认同黑人自身文化的价值,以此作为全新身份构建的根基,进而尝试融入白人主流社会,在文化间隙中寻找新的平衡点,承接多元文化,进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参与并融入其中,互补互荐,才能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Carmean, K. Toni Morrisons World of Fiction[M].New York: Whitston. 1993

[2]Morrison·Toni.The Bluest Eye [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70

[3]Morrison·Toni.Song of Solomon [M].New York: Penguin Books USA Inc.1970

[4]胡作友.黑暗中的游戏—托妮·莫里森对黑人文化身份的重构[J].《外国文研研究》.2008(4)

[5]梁艳.美国华裔文学和非裔文学中文化身份建构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 2013(6)

[6]苏勇.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1)

[7]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薛丽.从文化碰撞、文化认同到文化杂糅[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11)

[9]岳莹.杜波依斯“双重意识”对黑人文化身份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14(4)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黄玉雪小说《华女阿五》的文化范式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身份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