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亟需挖掘“文化深度”
2016-05-14魏青
魏青
休闲乡村游,亟需增添文化味。并不是有山有水有花就可以称得上是赏花游,就能够吸引游客,就能够让游客留下来,还需要挖掘其后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增加综合吸引力。如到江西婺源不光能看花,还有许多民间的东西,比如徽派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当地傩舞、徽剧等民间文艺也非常受欢迎。
休闲乡村游要产生吸引力,还需要有乡愁。休闲乡村的原住民、农田、水系就像自然保护区,他们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循环体,是活态的文化景观遗产。在古村落,建筑和人是这里的核心和灵魂。这些都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
依笔者之见,要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妨做好三篇文章。
其一,深入拓展和挖掘乡村游吃的内涵和外延。这就需要动脑筋,在农家饭“背后”做文章。山里自己磨的豆腐好吃,如果能够拓展豆腐文化,就体现了豆腐的延伸价值。一位农家乐的老板不但给游客提供豆腐吃,还灵机一动,深入挖掘豆腐的延伸文化,建起了山豆腐文化博物馆,游人可以在古色古香的庭院里体验磨豆腐,观看豆腐的历史、制作工序等相关知识展览;还举办了豆腐文化节,向游客展示菜汁豆腐、黑豆豆腐等,邀请游客到豆腐制作间里参观、体验豆腐制作过程,让农家饭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其二,拓展乡村游的民俗文化内涵。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里言不同,十里俗相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还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根植于山村、散落在山野民间的文化遗产,都是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的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元素,不怕偏僻、荒凉和破烂,就怕视而不见其历史民俗价值。对这些民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使之转变成乡村游的文化优势、吸引力优势、经营优势,提升乡村游的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让游客感觉生活在景区里,浸润在文化中,体验在民俗里,快乐在休闲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其三,乡村旅游项目,最需要体现的就是差异化经营,避免同质化,不然最终会失去游客。跟城市相比,乡村游的独特性就在于“山野味”十足,庭院和生态意味浓厚,自然情境突出,山水之态凸显,应该尽可能体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恬淡安详之美。没有了自然简朴的“农家”特色,失去“农”味就没人去了,将“农”字特色发扬光大才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川成都三圣乡、浙江安吉、安徽黄山、天津蓟县盘山等地乡村旅游已形成成熟的吸引力模式,从增加游客农事体验着手,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比如简单的农事、农活等。乡村游要以“农”为根,以“乐”为魂,以“文”为道,文而化“农”,寓吃于文,寓玩于文,寓教于文,寓乐于文,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内涵和突出山野特色,设计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吸引项目,是发展各种形式乡村游的精髓和灵魂。真正让游客充实肚子的同时,也得到文化熏陶和快乐。
总之,休闲乡村旅游亟需挖掘“文化深度”,不仅要想方设法增添文化内涵和元素,更需要开拓“深度旅游”模式,吸引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让乡村文化和乡村特色给旅游者以厚重的回味和感受,推动乡村休闲游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