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个课例看高三数学复习课

2016-05-14杨正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通性考纲一题

杨正艳

【摘要】很多数学老师认为高三的复习课比高一、高二的新授课容易上,因为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备课,其实不然,要想上好一节高三的复习课并非易事,其一,需要教师做大量的题目,从中选出一些题目精讲精练,还要注意“一题多解”;其二,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一个问题能举一反三;其三,教师要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课

针对高考数学简答题,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答题区域、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足够多的分数呢?本人近期有幸听了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四星级高中)高三12班(文)一节复习课,任课教师共讲了四个解答题,在此从中抽一个例子整理出来,并阐明自己的一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一、课例评析

1.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高考,精选例题,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2.注重一题多解、优解.通过一题多解,把学生的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一题多解中的优解,借用一位老师的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寻找使学生能接受的方法,老师认为的优解学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自己想出的正确的解题方法就是优解.

3.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及展示的平台,有利用投影进行作业的展示,也有口头的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己思考的舞台.

4.在讲每一个解答题时,都教学生踩准得分点,哪一步应该得几分,让学生养成在处理解答题时去繁求精,在有限的答题区域、有限的时间内,哪些应该写,哪些没必要写,让学生明白高考评卷解答题是分步骤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二、高三复习课的启示

一年多的高三复习和强化训练,表面上看,复习了一大堆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因此经常出现刚刚复习过的知识学生就遗忘了,刚刚做过的习题仍不会做的现象.本节课给我们的高三数学复习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研究课标、考纲,精选题目

重视对课标、考纲、考试说明的研究,并认真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深化对高考试题的认识,以此作为复习备考的依据,也作为复习备考的指南.做到复习不超纲,明确重点内容如何考,哪些内容可能考,哪些内容必不考.根据课标、考纲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学生容易出错的、高考常见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覆盖复习的内容.另外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和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

2.注意思想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高考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变式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因此,复习时要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重视基本方法的训练.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基本上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炼、升华解题的数学思想.

3.注意解题规范

每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展示规范的解题过程,给学生规范解题提供示范,力争培养学生会做、规范做的良好习惯.

4.注意教学反思

高三学生做题不少,但提高却较为缓慢,应变能力不强.原因之一是教师教学仅是就题论题,缺乏精辟的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与总结,对学生缺乏解题反思的指导.原因之二是多数学生课后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没有解题反思的习惯与时间.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阮伟强.探究:为数学复习课注入新鲜的血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2]张芳.新课程下对高三复习课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08(12~14).

猜你喜欢

通性考纲一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不为浮云遮望眼,更要身在最高层——例说向量中的“一题多解”与“通性通解”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待定系数法:向量中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