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满足“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2016-05-14刘阳
刘阳
【摘要】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公民的数学素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全面实施“新课标”对广大数学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是当务之急.提高教师数学素养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能够关心和参与到中数教育中,教师本身应该学习现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教学手段,做既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又能从事数学与数学教育科研的现代教师.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养
前 言
学生步入高中后,思维更加成熟,其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更具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新课标的指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巧妙结合,圆满地完成所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下面我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等方面谈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以新课标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以往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知识进行详尽的梳理,紧扣新课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具.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养成求实、批判、说理、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一点在传统数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实施中应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理念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等中.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互动,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在知识、能力、创造力、思想价值观方面沿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改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二、改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
按照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平等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和用数学解决课本、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不能只局限于形式化的表达,应注意揭示数学的本质.例如,有些概念(如函数)的教学是从已有知识和实例出发,再抽象为严格化的定义;有些内容(如统计)的教学是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又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以及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术语、数学符号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它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载体.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应以新课标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1.在概念、定理教学中把握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在数学符号教学中揭示数学符号语言含义的深刻性.数学课本中每个数学符号都有深刻的含义,只有深刻揭示其含义,才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来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炼,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也不要为了说话方便而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
2.在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形语言的能力
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识别图形,包括几何体的形状、大小;几何体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中各元素在平面上、空间中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于特定位置的排列顺序.其次要通过对图形的分割、补形、折叠、展开等直观处理来辅助解题,培养学生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3.提高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具体方法一是在课后书面作业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书写规范、叙述简洁.例如在数形转化和设参换元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关键的转化步骤、图形的绘制、变量的限制范围等方面,做到严谨规范.二是在应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互译能力,要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对常见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描述,从而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四、教师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教”也是如此.教师的数学素养,同样是不增则减.在职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观念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否则就会导致在数学课上数学味不浓,师生们品尝不到数学味道的精美,更不用说带领学生到现代数学的原野上去领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意境,去汲取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丰富源泉了.在平常的教学中,数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常常得不到保障,甚至被人为地割裂;知识单元之间的连贯性有时被破坏与隔离.在课堂上,讲授内容贫乏又没有什么有趣的应用,不善于引导学生从联系变化多端的外部世界去考察数学对象,不善于引导学生把具体情况数学化.造成这种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严重缺陷,不能说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践仅仅理解为大量习题的训练无关.目前教师的数学素养欠缺,到底欠缺在哪里?我认为,主要还是欠缺在数学本身,即数学的现代修养上.如前所述,数学素养,是指在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等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观念的一种综合修养.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没有人超过他,用国外数学家和同行的话来说,“他是移动了群山才达到这一研究水平的”.这个群山就是现代数学的众多基础知识和思想观念.当然,对绝大多数中学数学教师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具有专职数学家那样的数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但是从《课标》中所列出的那些数学内容与模块看来,尤其是要开设的那些选修课,有许多都涉及了近现代的数学分支,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这些必要的功底,如何能适应新的教学任务?数学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何在?更何谈创新与发明?因此,作为教师,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应付高考,而是要去研究如何教好与学好数学.对这些问题,若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不高,在思想上没有个底,要在平时引导学生获得较高的数学素养是困难的,而要把些素养转化为学生在考场上的能力更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标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首先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意义,其次要把握课堂教学互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结合教师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另外教师本身应该学习现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教学手段,做既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又能从事数学与数学教育科研的现代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磊.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安淑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老师读本[M].武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10-12.
[3]黄秦安.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24-27.
[4]张顺燕.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3-5.
[5]杨世明,周春荔,徐沥泉,等.MM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2002.
[6]杨之.MM教育方式实验研究的评价与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1998,7(3):6-11.
[7]徐沥泉,郁建辉,周家禧.MM实验回顾与小结[J].数学教育学报,1998,7(2):1-5.
[8]徐沥泉.教学·研究·发现——MM方式演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