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2016-05-14谢丹
谢丹
新乡县2015年小麦播种面积27.9万亩,2015年夏收平均亩产达到550.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小麦播种质量高低关系到全县小麦生产水平及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稳产的目标,现将我县2015年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与大家分享,方便大家参考。
一、选用良种
根据小麦生产实践,我县种植半冬性品种百农207、矮抗58、衡观35、华育198等为主,搭配弱春性品种众麦2号等,实行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提高小麦品质一致性,增加小麦种植效益。
二、精细整地
农户麦播前多用旋耕整地,造成活土层薄,土壤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病虫危害加重。据试验调查,深耕整地较旋耕整地增产10%左右。我县深耕面积达到麦播面积1/3,3年深耕一遍,耕深25厘米,耕后机耙2遍,掩埋秸秆,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对于旋耕地块,旋耕后耙地,踏实土壤,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
三、造好底墒
足墒下种有利于小麦苗齐、苗匀、苗壮。对于底墒好的地块,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内,应及时深耕、细耙、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应浇好底墒水。一是浇生茬水,浇水后整地播种;二是土壤粘重地块播种后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助苗出土,确保全苗。
四、标准播种
根据小麦品种不同特性适期播种,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3—23日。
播种量要根据不同地力水平、整地水平、产量水平、小麦品种特性和播种早晚来确定。整地精细播量小,整地粗放播量大;地力水平、产量水平高播量小,地力水平、产量水平低播量大;半冬性品种播量小,弱春性品种播量大;早播播量小,晚播播量大;冬暖年份播量小,冬冷年份播量大。一般10月5—15日播种的半冬性小麦亩播量10-12.5公斤左右,10月13—23日播种的弱春性小麦亩播量12.5—15公斤,每晚播两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
五、配方施肥
(一)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作用。秸秆长度应在5厘米以下;增施速效氮肥,加速秸秆腐熟;结合深耕,及时浇水,没有深耕地块,旋耕两遍。
(二)增施有机肥
农户要广辟有机肥源,有机肥养分全,肥效持久,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耕、耙地前每亩撒施有机肥4—5方。
(三)测土配方施肥
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根据土壤养分测试丰缺状况,在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单产600公斤左右的地块,亩底施磷酸二铵35公斤、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单产500公斤的地块,底肥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8-13公斤、氯化钾10公斤。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程度适当增减化肥施用量,如选用其他肥料,参照氮、磷、钾的有效含量自行掌握。同时做到化肥深施,一是撒后深耕,或撒于犁沟内,其中三分之一的氮肥在耙地前均匀撒于土表,有利于秸秆腐熟和小麦苗期生长;二是用播种机在作业中施肥。
六、防治病虫害
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包衣种子或合理使用农药进行拌种或土壤处理。
(一)在地下害虫重发区,采用土壤处理,每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加细土25公斤,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
(二)在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采用药剂拌种,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公斤,加清水100公斤,拌麦种1000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70公斤,拌麦种500—700公斤。
(三)种传或土传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叶枯病等重发区,用2.5%适乐时种衣剂或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与种子比1:500进行包衣,或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3公斤,对水100公斤喷于地表,耕翻土壤后播种。在全蚀病重发区,可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30毫升,加水100—120毫升混合均匀,拌麦种10公斤,防效可达90%左右;或用3%敌萎丹悬浮剂加2.5%适乐时种衣剂按进行包衣,晾干后播种。
(四)多种病虫混发区,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
七、抓好麦播技术宣传,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我县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到村,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网络书屋、电视、广播、板报、会议、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小麦播种技术,将小麦播种技术推广到户、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小麦增产增效,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作者单位:453003河南省新乡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