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树绿篱栽植技术要点

2016-05-14宋俊丰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栽植技术

宋俊丰

摘 要:介绍了桦南地区乡土绿化树种,榆树绿篱栽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栽植、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关键词:榆树绿篱;栽植;技术

榆树,榆科。别称家榆、榆钱、春榆。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长江下游各省有栽培。朝鲜、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但不耐水湿(能耐雨季水涝)。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冲积土及黄土高原生长良好。可作西北荒漠、华北及淮北平原、丘陵及东北荒山、砂地及滨海盐碱地的造林或“四旁”绿化树种。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桦南地区乡土绿化树种榆树,榆树绿篱一是萌蘖性强耐修剪,修剪后能迅速再生,保持枝叶茂盛;二是苗木栽植容易成活特点。以成为当地优良绿篱品种。栽植在乡村道路两侧的榆树平面绿篱,通常靠近村民庭院,即可美化乡村,又可替代庭院围栏,一举两得。通过进行乡村美化绿化,积累和总结一些工作经验。

1绿篱标准

中绿篱在园林建设中应用最广,栽植最多。其高度不超过1.3米,宽度不超过1米。中绿篱可起到分隔大景区的作用,达到组织游人活动、增加绿色质感、美化景观的目的。绿篱与苗木规格:矮绿篱50-60cm,2-3行宽深40×30,苗木高度60-70cm;中绿篱H70-120cm,2-3行宽深50×40苗木高度80-130cm;高绿篱H120-150cm,2-3行宽深60×50,木高度 130-160 cm。

2整理土壤

进行深翻土、清理杂质、石块、垃圾,如果是建筑垃圾土或污染严重的土壤必须进行换土,最低土层厚度40厘米。栽植前有条件的可以施入适量腐熟农家肥,进行改土,基肥必须与土壤搅拌均匀。

3苗木栽植

3.1放线定点。应与道路平行,距离相等,距离排水沟宽度不小于50厘米。

3.2栽植前先先挖种植沟,其沟规格应视土质和苗木规格确定。如土质不好,挖方应适当加大规格。一般栽植1-3年生小苗,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

3.3栽植密度。株行距为15×40cm或10×40cm,每延长米14-20株,2-3行种植,成三角交叉排列。

3.4绿篱栽后随即覆土踏实、浇透水、扶直、第二天再复浇水一次,然后进行整形修剪。

4养护管理

4.1培土护根。经雨水冲刷、浇灌、都可能造成土壤下陷等现象,导致裸露,植株易倒伏,烈日下易缺水而死亡。因此要进行培土。培土要选用渗透性能好,且无杂草种子的砂质土或壤土。培土量以达到护住根系为宜,培土后要浇水,让土壤与植株的根系紧密结合。

4.2肥水管理。绿篱经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榆树最怕土壤过湿。夏季也一样,稍干无妨,过湿害大,榆树耐旱力比耐湿力强,水多温度高或施肥浓度掌握不当,造成根系慢慢腐烂而导致死亡。榆树的夏季浇水原则应该是:干透湿透,稍干无妨,不可过湿。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4.3整形修剪。平面绿篱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直接剪到设计需要的高度和宽度,注意的是绿篱的垂直面要做到上边稍微小一些,这样绿篱生长的更好。同时为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

5病虫防治

绿篱成型后密封性好,不透风、光照不足、残枝落叶积累多,极易引发病虫害,应及时防治,并以预防为主。榆树上常见的食叶害虫有榆毒蛾、绿尾大蚕蛾、榆凤蛾、金花虫、介壳虫、天牛等。

5.1紫榆叶甲。在早春,榆树尚未发芽时,就可见到一种成虫体长10~1l mm,紫红色与金绿色相间,具光泽,尤以鞘翅最为显著。取食榆树芽苞。当榆叶稍长时,又蚕食叶子,是榆树重要食叶害虫。

5.2榆叶黑斑病。榆叶黑斑病在生长季节内于榆叶上均有可能发生。发病初期,染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物体,为病原菌繁殖体。后期 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斑呈疮痂状,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

5.3榆枯枝病。初期发病时症状不明显。皮层开始腐烂时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叶片萎蔫、叶形甚小,剥皮可见腐烂病状。此后,染病皮处失水干缩,并产生朱红色小疣。若病皮绕枝、干一周,则导致枯枝、枯干 。

榆树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

5.4强栽培管理。绿化树种的修剪和养护显得格外重要,既要保持美化,又不能修剪过度,否则会影响树势,引起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注意及时清除病死枝条及修剪下的枝条,加强水肥管理 。

5.5综合防治方法

5.5.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5.5.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

5.5.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 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5.5.4化学防治: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5.5.5在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原,如结合园林管护清除病落叶并烧毁;当病害严重时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控制病情的扩展蔓延。

猜你喜欢

栽植技术
关于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探讨
试析雪松移栽技术与养护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