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2016-05-14许朝霞陈玉茹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动性胃镜内镜

许朝霞 陈玉茹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以便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NVUGIB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接受检查的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常规组,对比三组患者活动性出血情况、出血量、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患者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为72.46%。超早期、早期组患者的活动出血检出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而常规组输血情况多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尽早进行胃镜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且24小时内是临床诊治的最佳时间。

【关键词】胃镜检查时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指位于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由于非静脉曲张性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其中包括胆管或胰管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伤口附近疾病导致的出血。 导致ANVUGIB的原因有很多,大多为上消化道疾患,包括有上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以及上消化道炎症等等。该病发病较急、进展迅速,必须及时的查出确切的出血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将危及生命【1】。胃镜检查是用于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并可根据具体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有研究表明,胃镜检查时间与活动性出血早的检出情况及后续治疗密切相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69例ANVUGIB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胃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因ANVUGIB入院诊治的患者69例,均有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在26—75岁,平均(35.9±12.3)岁;血红蛋白64.68-106.54g/L,平均(83.76±21.05)g/L.根据患者入院后予以胃镜检查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其中8小时内胃镜检查的为超早期组(31例),8-24小时内胃镜检查的为早期组(31例),24-48小时组内胃镜检查为常规组(31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术前常规进行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血容量支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Olympus GIF-V70电子胃镜,均有经验丰富的胃镜诊治医生进行操作。所有患者均已超声排除由胃肠减压、肝硬化等导致的胃内积血,用盐水冲洗干净,在患者呕血间歇期进行胃镜检查。在术中,将胃内残留的血液和内容物冲洗干净,若有出血症状,应及时进行止血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3组患者胃镜下活动性出血情况、出血亮、输血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1.4止血成功标准:胃镜下检查出血停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呕血症状好转,3-5天后粪便隐血试验呈阴性,引流液无血性分泌物。

1.5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早期、早期组患者的活动出血检出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而常规组输血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内镜检查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46%(50/69)。

3讨论

近年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据报道,ANVUGIB的病死率在6%-10%范围内。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粘膜病变等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能否明确病因、定位以及有效的诊治等对患者预后影响十分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措施有:内镜下止血、止血药物、栓塞治疗以及血管造影等,其中内镜下检查止血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疗效迅速。有研究表明,急诊内镜检查的时间与后学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必要时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且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2】。

本次研究中将69例ANVUGIB患者根据胃镜检查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本次研究胃镜下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2.46%,其中超早期与早期患者的活动性出血的检出情况均高于常规组患者,输血率比常规组较低,而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则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8-24小时内行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常规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这可能同ANVUGIB患者在急性出血时,处于应激状态下,阻碍胃粘膜细胞的更新,使得出血的病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而两组患者的输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可能镜下活动出血检出,在病情进一步恶化之前就采取了止血措施有关,这就有效降低了输血的概率。张佳莹等对ANVUGIB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胃镜下止血能有效减少临床输血率,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蔡玲,张玫,赵丹丹等.20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6):978-981

[2]黄越前,符业阳.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5,(5):750-751.

猜你喜欢

活动性胃镜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梨状窝瘘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