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流浪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原因和护理对策
2016-05-14蒲清
蒲清
【摘要】目的:分析流浪精神疾病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乞讨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流浪精神疾病病人发生感染的几率高达20.0%,其中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眼耳喉咽口腔、泌尿道等均属于常见的感染部位,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胃肠道,且女性病人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防控感染培训;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开展感染监测、强化病房通风、清洁等能够有效降低流浪精神疾病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感染率;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近年来,各医院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疾病病人逐步增加,且感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医院加强对精神科疾病病人的院内感染管理及控制十分关键,能够帮助该科室病房管理人员有效的预防、控制感染发生[1]。为了探究流浪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文章选择100例住院乞讨病人进行研究,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次入选的100例病人均属于我院2010~2015年间接收治疗的住院乞讨病人,男性为73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13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岁;患者住院的时间为2010年-2015年,平均住院的时间为365d。
1.2方法
按照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及回顾调查法,对精神疾病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借助我院自制的流浪精神病病人院内感染调查量表来登记病人感染时间、部位以及诊断等情况。
1.3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组研究的数据均借助统计软件来分析,其中,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资料例数计数、百分比为(%),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20例,医院总感染率为20.0%;其中呼吸道感染为13例,感染率为65.0%;胃肠道感染为3例,感染率为15.0%;皮肤软组织2例,感染率为10.0%;眼耳喉咽口腔及泌尿道分别感染1例,感染率分别为5.0%,无血液感染现象;可见流浪精神病病人发生医院感染中,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眼耳喉咽口腔、泌尿道等均属于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中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呼吸道。
3.讨论
3.1原因分析
医院流浪精神科室病人在住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较多,主要与医院管理、病人流动量较大、自理能力较差以及躯体疾病、身体抵抗能力差等均有关系。本院收治的100例流浪精神疾病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高达20.0%,这可能与病人入院之前,长期流浪无固定食物、乞讨、营养供给不足、易贫血等原因有关,使得病人自身的抵抗能力受到影响,进而入院后发生感染。在相关研究报道中,近年来流浪精神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能与近年来医院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防控感染培训;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开展感染监测、强化病房通风、清洁等有关。
在20例医院感染病人中,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为65.0%,其次是胃肠道感染,为15.0%。这是由于病人生活及居住的环境比较集中且封闭,细菌、病毒等均通过病人喷嚏、咳嗽等方式进行传播,使得病人间出现了交叉感染的现象。流浪精神病人入院之前在外长期流浪,在入院之后个人卫生处理不当,加之暴饮暴食,使用抗胆碱能等,使得病人肠蠕动功能减弱,进而对消化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引发胃肠道感染。此外,女性病人的感染率比男性病人要高,尤其是泌尿感染,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特征相关,加之女性深度抵抗能力比男性差,所以抗感染的能力就低于男性[2]。
3.2应对措施
(1)入科安置与护理。由于流浪精神疾病病人长期在外流浪,大部分入院的时候均存在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等现象,所以病人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首先就要解决其个人卫生问题,比如病人洗澡、修剪手指甲与脚趾甲等,然后由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基本体征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病人是否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果病人合并有其他疾病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皮肤破损者应当进行消毒及治疗,避免其因此而发生感染。(2)训练病人自理生活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流浪精神疾病病人大部分均伴有智障,甚至有很多出现精神衰退现象,导致病人自理生活的能力比常规住院者要低得多,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病人自理生活的能力进行指导及训练,并严格督促其学会对个人卫生自行料理,进而提高生活能力。(3)对病人的饮食加强护理。病人长期在外流浪,生活习惯及生活质量均比较差,再加上饮食的不规律,且食物营养水平较低,所以导致打部分病人的肠胃功能较低,所以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提供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并且教会病人饭前便后洗手,全面改善病人的卫生情况,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4)对病人的药物反应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对于流浪精神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极有可能选择一些较为便宜的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也极易发生咳嗽、流涎、吞咽反射较弱以及减少白细胞等反应,会对病人抗病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病人服药后出现的一些反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3]。
【参考文献】
[1]何彩霞,周平,梁淑敏,劳慧珊.流浪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5,01:88-89.
[2]莫美珍.流浪精神病患者患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09:114-115.
[3]李梅花,谢光平.住院精神病病人合并传染性疾病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