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单一化的成因和对策
2016-05-14仪珩
仪珩
摘要:民族声乐是我国特有的声乐形式,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但是从这两年的民族声乐演唱来看,却出现了“千人一面”和“千人一腔”的风格单一化问题,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成因,并就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风格 单一化 成因和对策
一、民族声乐演唱单一化的表现
近年来,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有不少的演唱者不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和作品的表演需要去演唱,而是刻意模仿一些演唱名家的模式和风格,于是在服饰、扮相、舞台形象、演唱效果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雷同的现象,很多时候观众很难从听觉上区分不同的演唱者,被称为是“千人一面”和“千人一腔”,即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单一化。
二、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单一化的成因
(一)认识方面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民族声乐演唱之所以出现风格单一化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演唱者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具体来说,声乐演唱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深入体验,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继而用自己的演唱技术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是一个情感因素主导下自然的过程。但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当今的民族声乐演唱早已不是一种单纯情感的抒发,而是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因素。在很多演唱者看来,通过对于一些名家的模仿,乃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很少去考虑自己应该如何体验作品、个性化的表现作品。所以也就造成了众多演唱者演唱风格雷同的问题。
(二)作品方面
声乐作品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而演唱风格的单一与作品的单一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纵观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历史,每一个年代都其代表性的作品。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的祖国》,六十年代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七十年代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八十年代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九十年代的《走近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但是近年来,为了弘扬时代主题,亦或者获得一定的名誉和利益,很多创作者都倾向于同一种类型的创作,而不再是下乡采风,深入生活,从而使作品形成鲜明的地域和民族风格。当作品雷同时,演唱的雷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方面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算起,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也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人才。但是相对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升来说,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在教学理念方面,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有着充足的教学经验,能够保证教学沿着一条顺利的轨道进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确实具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但是现代教育观则认为,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脾气等都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才有可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四)批评方面
声乐批评是推动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由声乐理论家、创作者、演唱家等所组成的官方评价,是当代民族声乐批评的主导力量。而青歌赛则是最重要的评价平台。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歌赛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中国影响力最大、最权威的声乐赛事。对于演唱者来说,青歌赛是一个极佳的跳板,如果能够在青歌赛上获得好成绩,那么将会对个人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一些演唱者为了获得好的名次,就刻意模仿在台下担任评委的歌唱家,或者演唱一些评委创作的歌曲,自认为自己模仿的越像,就越能够得到评委和观众的认可,于是也从客观上推动了单一化风格的形成。
三、民族声乐演唱单一化风格的解决途径
(一)树立正确认识
前文中提到,当下民族声乐演唱中,一个最严重的错误认识就是仅从技能方面来看待民族声乐演唱,而忽视了声乐艺术情感性这一本质特征。一方面,声乐演唱是需要以扎实和娴熟的技术为基础的,但是另一方面,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最终目的,唱出真情之感才是声乐演唱的终极目标。比如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曾经让在场的多位评委和观众都潸然泪下,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效果,技术上的完善自然不必多说,更重要的在于其真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作品中,达到了一种“化技于无形”的状态,当技术“无形”了,也就自然没有雷同可言。又比如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原生态演唱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教育,歌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抒发自身喜怒哀乐的方式。他们脑海中没有技术的概念,也没有功利化的追求,只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所以他们的演唱能够直入心底。因此演唱者要对歌唱的本原有正确的认识,当树立起正确的认识之后,风格单一化问题也就自然的迎刃而解。
(二)创作更多佳作
一些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之所以能够传承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本身所带有的个性化特征。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词作者陈晓光在安徽农村体验生活时,亲眼看到了包产到户后广大农民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受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有感而发的写出了歌词,而曲作者施光南看到这首词后,也被其中的激动、欣喜之情感染,仅用半天时间就谱曲完成。这种认识和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注定是独一无二的,更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所以作为当代创作者来说,应该真正的沉下心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创作,为谁而创作,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粗制滥造。当每一位创作者都拿出优秀的、个性化作品时,也就会迎来整个民族声乐界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
(三)改革高校教学
高校作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民族声乐的整体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为了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为当代社会所认可的优秀人才,理应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变革。在教学目标方面,要结合当代文化发展趋势和审美需要,培养出演唱技术娴熟、音乐素质全面的歌唱人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在教学理念方面,则要秉承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原则,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直至形成个性化的演唱风格。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将对话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艺术实践方面,要尽快走出过去“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误区,加大艺术实践的比例,让学生在校内就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为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评价环境
在关于民族声乐演唱单一化问题的讨论中,以媒体为代表的评价者可谓是一个显性因素,这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媒体也应该承担这方面的责任。以青歌赛为例,是否可以在唱法划分、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力求让更多的作品和演唱者有展现的机会。比如在第十三届比赛中,就将原来的三种唱法改为了五种唱法,新增了原生态和组合唱法,虽然这种划分方式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其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且除了青歌赛之外,媒体也应该将更多目光投向民间音乐,以合理的形式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展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民族声乐艺术,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显示出了旺盛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当今民族声乐演唱中出现的风格单一化问题,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更是一个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认识这一问题,在创作、演唱、教学和传播等多个方面一起努力,使其得到有效的缓解,当成功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其进行了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民族声乐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柯琳.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之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0,(01).
[2]杜亚雄.“民族声乐”和“民族唱法”界定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06).
[3]李萍.对民族声乐多样性发展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6,(09).
[4]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