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2016-05-14俞敏洪
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得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儿,在大学整整4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儿是谁呢?就是我。
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那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把自己看扁了。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坑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这种害怕阻挡了我本来应该在大学发生的各种感情上的美好。
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女生呢?就算你被女生拒绝了,那又能怎样呢?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吗?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会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他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会永远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当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从一个北大的快要成为教授的老师,马上换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糨糊桶,专门到北大里面去贴小广告的人。我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想学校里可都是我的学生啊,果不其然我的学生过来了。“俞老师,你在这儿贴广告啊。”我说:“是,我从北大出去自己办了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一种贬低的眼神在看我。逐渐我就意识到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
我跟马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俩都高考考了三年,我考进了北大的本科,他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上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如何,我应该比他更优秀。但是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因为你考上了北大就优秀了,不是因为你上了哈佛就优秀了,也不会因为你长相好看而优秀。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于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求那种火热的激情。
如果说在我们那个时候,马云能成功,李彦宏能成功,马化腾能成功,今天的你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丰富100倍,你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我们有勇气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想一下: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的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同学们勇敢地对恐惧和别人的眼神说一声“我是我自己”。
注:本文为俞敏洪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栏目的演讲稿。
(选自2015年第4期《作文通讯·高中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生活中,明艳的光环下总是蕴含着奋斗的艰辛。现在我们看到的俞敏洪是新东方的董事长,风光无限,然而当初他却是不为人知的农村学生,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篇励志演讲。这篇演讲稿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平实中有风趣,幽默中有深意。特别是他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制造了轻松的氛围,一下子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再结合他的励志成长经历,在比较中让听众认识了自卑的危害:自卑会让人失去勇气,同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门,都会因此关闭。一语惊醒了很多人。特别是最后收尾时,让听众审视自己的内心,勉励青年,深化主题,催人奋进。
[读有所思]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自己的经历,谈谈为什么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杨 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