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睡衣外交”:“朋友圈”里晒幸福
2016-05-14胡欣
胡欣
在外交舞台上,政治家们常常用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方式来处理对外事务。比如,美国总统常会邀请贵宾到自家农场进行外交活动,英国首相曾在庄园接见外国政要。类似的安排既能体现出亲密的私人关系,有时还能对推进国家间合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2月19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携夫人访问澳大利亚,他们的下榻之处不是豪华宾馆,而是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悉尼的私人住所,这也是澳大利亚领导人首次在私人住宅招待外国领导人。媒体把这次双方家中会晤的方式称为“睡衣外交”。
澳新亲密关系世人皆知,因两国分别位于塔斯曼海的东西两侧,这种关系还被称为“跨塔斯曼海关系”。当然,地理上的临近并不足以促成国家间亲近,两国传统友情更多的是来自相似经历和特殊关系。
政治和安全的“兄弟连”
首先,澳新两国历史十分相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白人殖民者开疆拓土的舞台,虽然后者最早由荷兰殖民者发现,不过两地最后都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璀璨宝石,国旗都以英国米字旗为底板,乍一看还很难区分。澳新两国都位于“澳大拉西亚”(这是1756年法国学者布罗塞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岛国的统称,意即“亚洲南部”,之后常被用于指代澳大利亚、新西兰),在20世纪初期,澳、新先后争取到了自治领的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尽管两国后来都有了独立主权,但时至今日依然留在英联邦大家庭中,名义上由英国女王进行统治。正因为如此类似甚至同步的发展历程,两国在政治、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都彼此亲近,并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次,澳新两国在军事安全上长期并肩作战。早在19世纪中期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殖民者经常从澳大利亚派出战舰和军队前往新西兰帮助镇压反抗的毛利人。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澳新两兄弟作为英联邦成员又肩并肩地参与过数次重要的战争。比如在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新西兰首次向海外派出军队,参战人数最多时达到17000人,并因其英勇善战而备受“好评”。澳新军队真正“扬名立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中。1915年4月25日,两国军队随英国一起在土耳其的加里波利半岛实施登陆作战。这场被世界军事史所广泛记载和研究的战役进行得十分惨烈,协约国军队伤亡惨重,战役僵持了八个月,澳新军队伤亡达3.5万人,最后不得不撤退到了埃及,但澳新两国认为这场战役展示出了本国军人的英勇顽强。同时,它们也在国际上赢得了“澳新军团”的荣誉,“澳新军团”后常被用来指代携手作战的两国军队。澳新后来将4月25日定为法定的“澳新军团日”,这一天现已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2015年4月25日是加里波利战役100周年纪念日,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除了一战,两国还共同参加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败,澳新两国将军事安全的依靠对象转向了新霸主美国。1951年9月,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签署了《澳新美安全条约》,建立了澳新美理事会,这也是战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军事联盟机构。在1951~1952年间,英国曾两次申请加入该条约,却都被拒之门外。1971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签署了《五国联防协定》。199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又签署了《进一步密切防务关系协定》,双方在军事、情报、安全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之后两国还共同出兵东帝汶、所罗门群岛等以维持地区安全。2010年新西兰《国防白皮书》强调,要与澳大利亚共同应对本地区突发事件。2011年,两国发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防务关系评估”,进一步深化彼此的合作。如今,在军事安全问题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协调。比如澳新共同派兵参与打击“伊斯兰国”,分别派出130名和60名军人参加今年3月韩美史上最大规模双龙联合登陆演习,使得这项自2012年开始隔年举行的演习变成了四国联合军演。
最后,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同气连枝。1944年1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启了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签署了《澳新协定》。这个协定是澳新两国共同维护地区安全、联合显示国际存在的重要文件。它划定了一个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北部地区的防御区域,要求其他国家在处理该区域问题时要与澳新两国进行充分协商,并反对任何大国在此单独行动。这也是澳、新两国在英国之外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性条约,奠定了两国共同进退的基调,时任澳大利亚外长甚至将该协定的签字仪式与当时的同盟国巨头会议相提并论。1971年,在新西兰倡议下,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一些岛国共同成立了“南太平洋论坛”,旨在加强贸易、经济、交通、电讯、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和扩张,2000年该论坛改名为“太平洋岛国论坛”。1985年8月,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倡议的《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正式缔结。近年来,两国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发展,积极融入地区和国际经济体制,都加入了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争端不断的南海问题上,澳新两国也在口径上保持一致。
社会和经贸的好伙伴
联结澳新两国的不仅有政治、安全等战略层面因素,还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原因,这些因素使澳新形成了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关系。
首先,两国间的移民潮持续不断。正是因为彼此间种种相近或相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为对方移民的重要选择对象。自上个世纪以来,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各自公民能在两国之间频繁穿梭。一些移民到新西兰的澳大利亚人得以大展宏图,比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担任新西兰总理的约瑟夫·瓦德、迈克尔·约瑟夫·萨瓦奇等。两国签订的《跨塔斯曼海旅游协定》允许对方身家清白的公民到本国旅行、工作和居住,《社会安全协定》、《健康协定》等对两国公民在对方境内的开支、医疗待遇等大开方便之门。这都使得从新西兰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明显大幅增加。例如因《角斗士》一片而享誉全球的影星罗素·克劳就是年幼时从新西兰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当然,由于两国经济水平和发展机遇的差异,从新西兰移民到澳大利亚的人数明显多于从澳大利亚移民到新西兰的人数,悉尼、布里斯班、珀斯等城市随处可见新西兰移民。在2001年,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新西兰人比生活在新西兰的澳大利亚人多八倍以上。2009年,大约50万新西兰人生活在澳大利亚,而同时有大约65000名澳大利亚人生活在新西兰。如今,每年有250多万人次、约13000趟航班来往于两国之间,澳大利亚居住人口的2.4%出生在新西兰,新西兰居住人口的1.7%是澳大利亚人。此次澳新两国总理的“睡衣外交”,最大的成果便是两国就国籍问题达成了新协议。特恩布尔在会晤中宣布,想要获得澳大利亚国籍的新西兰公民需在澳大利亚居住五年及以上时间,同时在此期间,其临时技术移民收入需达到每年5.4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6.7万元)的门槛。约翰·基认为这一结果将有利于成千上万希望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新西兰人,特恩布尔则表示:“我认为这一协议是澳新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象征。”
作为南太平洋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澳新之间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经济交往与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内容。1982年底,两国签订了《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贸易协定》并于次年1月1日生效,这推动了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两国自豪地将之称为世界上最广泛、最有效和最互惠的自由贸易协定。2013年的《投资协议》让两国相互投资更为便利。如今,澳大利亚是新西兰密不可分的重要贸易伙伴,自1991年以来,新西兰对澳出口年增长率为6%。以2014年为例,新西兰对澳大利亚的货物出口额为88亿新元(约合人民币377.7亿元),占其货物出口总额的17.6%;澳大利亚对新西兰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为11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476亿元),澳是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新西兰收到的海外直接投资中,澳大利亚排名第一,而澳大利亚同时也是新西兰海外投资的最大对象。
“睡衣外交”下的澳新关系
当然,澳新两国虽然可算举案齐眉,不过也不是整齐划一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最突出的应该是两国在移民关系上的不对等了。如前所述,长期频繁的相互移民促进了两国的交往,但两国移民潮中的不对等也引起了争议。更多新西兰人移民到澳大利亚,不仅享受了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同时也获得了就业机会,一些澳大利亚人对此自然心生不满。在2000年的时候,新西兰财政部长曾公开表示,建议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彼此分享国籍,结束互视对方国民为外国人的状态。但是,他的提议遭到澳大利亚移民部门和一些民众的反对,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新西兰劳工越界到澳大利亚的经济区来工作,这样的建议明显“偏袒”了新西兰。另一方面,新西兰对此问题也有自己的烦恼,眼瞅着一批批国民都去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对本国人才外流心生忧虑,国内各界甚至政府高层也经常呼吁同胞们返回本土。
同时,两国对安全问题的立场虽基本一致,但也有所差异。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中部,安全环境优越,因此在对外政策上更为独立。例如,由于坚持南太平洋无核化立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西兰政府明确拒绝美国核舰艇停靠新西兰港口,美国一怒之下取消了联合军演,并于1986年将新排除在澳新美理事会年会之外,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更宣布美“将中止根据条约对新安全承担的责任”。由于新西兰对这一立场的长期坚定,美新防务合作基本停滞不前。2010年前后,出于亚太战略部署需要,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访新,两国签署《惠灵顿宣言》,将双边关系由“友好国家”提升为“新型战略伙伴”。2012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新西兰,这也是自1984年以来美国防长首次访新,两国重启了防务合作,新西兰随后还首次参加了“环太平洋”军演。不过,虽然此次澳新首脑在会晤中关于南海问题对中国进行了含蓄批评,但新西兰对美国拼命鼓动的“围堵”中国政策并不感冒,表示它能与两个大国都交朋友,并对中新贸易前景十分看好。相反,澳大利亚急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在迎合美国方面更为积极,甚至在某些领域充当了急先锋。比如在出兵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新西兰曾一度拒绝美国、英国请求,直到最后才在2015年派出100多名军事人员和澳大利亚军队一起行动,但与澳军执行战斗任务不同,新西兰军人负责对伊拉克安全部队进行军事培训。
此外,两国政治关系的亲密无间也引发了是否应合二为一的讨论。去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媒体和民众间流行一个话题:新西兰要不要变成澳大利亚的一个州?起因来自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政治家伊恩·麦克唐纳提出的一个方案,他认为新西兰应并入澳大利亚,这样更便于两国人民自由往来。媒体专门开辟了“如果新西兰加入澳大利亚会怎样”的讨论,两国民众随后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争论。比如,新西兰网民表示,为什么不是澳大利亚加入新西兰,成为新西兰西部的一个岛呢?澳大利亚人则拼命吐槽新西兰经济的落后和收入的偏低;双方还对哪一国对对方国民收入的贡献更大争论不休;还有人建议两国不再争吵,合并然后成为一个强大的新国家。不过,网络言论显然不那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个话题本身的趣味性、娱乐性也更多于严肃性。
因此,虽然是长期手牵手、肩并肩的老伙伴,但澳新两国也都为各自独特的国民性而引以为豪,这种和谐中的嬉戏打闹倒也体现了这两个大洋洲国家彼此间的和睦相处之道。
(作者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