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师保持健康职业心理的对策和建议
2016-05-14陈秀林
陈秀林
教育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随着人们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教师在社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精神疲劳、失眠等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下也最容易滋生职业倦怠。可教师每日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青少年,他们喜欢有活力、有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才会学好语文这门功课,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其他知识,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而如何才能帮助语文教师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呢?
一、让教师感受尊重
职业学校的语文与普通高中相比较,出现了被弱化的现象,职业学校的教学则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学科的现象。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是学生学不好基础课,那又如何能理解专业课中的知识?有些学生也会有语文可以不学的认识偏差,于是出现在课堂上捣乱、肆意妄为的现象。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课堂现象,自然会有不被尊重的心理。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学校须认识到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激发教师热情,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健康的职业心理。
二、让教师感受关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工作十分形象的比喻,可教师也是普通人,在无私付出后也需要得到他人认可与关爱。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需要来自领导的关爱,如出现学生在课堂捣乱,和教师争执的情况,且无法当时解决,若领导不管不问,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厌倦的心理,长期的厌倦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所以要创建一个有规则、有法可循的校园环境,并且化为一个鲜明而又响亮的口号: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在有序管理中的爱。这样一来,教师们的心里是温馨、和谐的,学校里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老师们灰色的生活变成了金色的人生,“爱可以改变一切”。
三、教师健康心理调适
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的健康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感悟。美文的阅读可以增加人的心灵感悟,因此,我尝试着从语文课堂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生活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添班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端正学习态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会将语文课堂当成一个有乐趣的家园,而教师也会在有乐趣的家园中拥有健康的心理。
1.调整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好的心态更决定了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教师的一尺方台中蕴含了更多的神圣。有的教师一站上讲台就有了责任,有了一种情趣,有了一种自信,就找到乐趣的感觉,而没有别人所说的教师职业的清苦之感。教师虽没有富足的生活,也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却有着净化心灵的伟大使命。我们要像魏书生一样做个大度豁达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在对自己工作满意的状态中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自己心中就会有自豪感、有光荣感、有自强感,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就自然拥有一种积极的健康心理。
2.调整目标
在这“快餐文化”的时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缺失,在语文课堂中尽管已经运用白板、多媒体等多功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时还是会神游。面对这种课堂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调整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只要我们已经认真地对待了工作,只要我们已经努力过,无愧良心,又何苦给自己增添烦恼,徒增扰人的蛛丝呢?面对现实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学会适当降低期待值,“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而让自己从失落、惆怅、难以排解的失落中解放出来,获得愉快的工作心情。
3.提高抗压能力
生活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能够愉快地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清理出一条航线。如参加徒步社团、练瑜伽、和朋友结伴游玩、多参加公益活动,在健身的同时也缓解了自己的压力,提高了自己的抗压能力。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在遇到通过多种途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先放下,有时放下比拿起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何谓“舍得”,在舍与得的利益权衡下能够放下才是心灵的一次远行,才是一次鸟语花香般的真正的心灵休憩。引用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话:“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当我们生活在阳光中时,我们心情也会像阳光一样灿烂;当我们生活在阴霾中时,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阴暗。我们教师面对的是阳光一样的青少年,他们需要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因此,教师的健康心理在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4.寄情教学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庄稼的收获在一个季节结束时就可以看到,而教师的劳动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只要我们能用心地体会到这一点,等到再过十年、二十年后看到学生的成功,我们也会收获到一种幸福,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在幸福的海洋中就不会有心理问题。
总之,教师出现职业心理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要保持健康的职业心理,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遇到挫折适时“转弯”的心理,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健康心理问题的重视,帮助教师减压,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给予他们一个自由而广阔的精神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