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作业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尝试
2016-05-14马东山
马东山
摘 要:当前学生作业存在盲目、繁杂、死板、重复的现象,学生缺乏兴趣。因此,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之路,旨在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加强作业设计与批改,提升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质量,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关键词:作业;实效性;问题;措施
一、存在问题
新课程下的学生作业应是开放、多元和充满个性的。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就现状来看,有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①盲目:全班做同样的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乏层次性;作业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②繁杂:作业设计仍然是老师为主体,缺乏灵活性,各科都布置许多作业,每科教师都觉得自己留得不多,但集中到学生身上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③死板:许多作业就是背诵、抄写、默写,枯燥无味,学生既不动脑,又不动手。④重复:重复多遍,学生缺乏兴趣。
二、具体措施
(1)建章立制,提高认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作业教学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作业教学工作制度。制订了《店子镇中心小学作业教学管理制度》《店子镇中心小学作业教学检查考核制度》《关于学生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的几点要求》《店子镇中心小学作业规范要求》等制度措施。开展活动,加强作业设计的指导,在作业设计方面做到三点:作业量符合“控量”要求;内容体现层次性和趣味性;作业指向学生及其学习需求。
(2)施行分层作业。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3)坚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师教学设计之中。作业设计要紧扣“三点”:学生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保“三不”:不随意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时间和难度超负荷作业;做到“三明”:设计意图明确、训练目标明确、训练效果明显,使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统一、要求一致,提高课后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建立家庭作业留样制度。每次布置作业,任课教师必须首先预做,并填写《作业布置记录》。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批阅与讲评时能够有的放矢,而且能掌握学生做作业的时间长度。
(5)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的研究。结合学校立项的省重点课题“学生作业设计研究”,开展学生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研讨会,交流经验。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撰写关于本学科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的论文或心得。充分利用好假期和周末,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
(6)认真执行作业批改 “三有”“三及时”“一重视”,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杜绝不批改先讲评的现象;举行学生作业展评活动,表彰优秀作业学生。
(7)注重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制订《各学科作业规范要求》,学校对各学科作业定期进行检查和学生问卷。加强对学生作业习惯的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三、成绩与经验
(1)制订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相关制度措施以及评价措施。通过开展活动,加强了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指导。作业批改做到“三有”:有批阅符号、有双等级评价和教师激励性评语、有批改日期,重视第二次批改。个别问题当面讲、共同问题集中讲。学生作业本设置、作业用笔、书写格式、整洁度等都较以前有提高。
(2)个性化作业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在作业设计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作为作业教学的一个突破点,探讨了个性化作业的五种类型,即实践性作业、专题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和自主性作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新颖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不仅激发了兴趣,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更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实践、观察、读写、动手操作等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养成了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个性化作业的研究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树立了大教学观。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课改精神,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创新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业务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改革,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实施个性化作业,构建了学校、生活、社会多渠道、立体式的教学网络,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满意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