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绣余草》作序缘由
2016-05-14丁艾
丁艾
在中国诗歌史和出版史上,有一桩至今仍鲜为人知的往事。1928年冬,上海最大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古体诗集《绣余草》。当时,江南名流江瀚、张一麂、吴敬恒、江庸、陈立三等为《绣余草》题词、作跋,更为难得的是,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也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作序。然而,谁能相信这本获此殊荣的《绣余
草》,其作者陶香九竟是重庆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家庭妇女。
闲暇作诗
陶香九(1867-1939),号先畹,四川安岳县人,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父亲陶绍绪,与四川提督丁公葆为同榜进士,历任山东高密、历城等县知事,后升济南府知府。父亲去世后,陶香九随母回乡,受叔父教育。安岳古称普州,文风鼎盛,自古有“东普西眉”(“西眉”指四川眉山)之说。陶香九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幼酷爱诗文,谙熟经史。
光绪十年(1884年),陶香九适嫁重庆潼南县双江镇名门杨氏筱鲁。杨筱鲁字尚楷,清庠生,亦精诗文,历任江苏宝应、靖江等县厘捐局总办,后署金坛县知事。辛亥革命后,陶香九随夫移居上海,除操持家事和负责子女早期教育外,日有闲暇,便凭着她的诗才和灵气,将随夫宦游的喜悦、时逢离乱的惊忧、久客异乡而产生的故土之思以及与亲人缠绵之情融于诗作之中,组成了一组闺阁针绣之余的抒情咏叹曲。这便是诗集《绣余草》中所反映的主题。
陶香九诗作的另一个特点,是透过对家庭琐事的侧面描叙,不仅抒发自已的真情实感,同时也真实地描写和反映历史的现实。
1923年,陶香九夫妇在重庆闲居时,留下一首《癸亥中秋渝州感事》,诗中写道:“蹉跎岁月又中秋,忆子思乡动别愁。弹雨枪林环字水,米珠薪桂困渝州。天涯浪迹谁青眼,海内风尘易白头。几度登楼频远眺,嫦娥深隐战云浮。”作者控诉军阀混战给她的家庭以及“字水”“渝州”带来的深重灾难,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动别情”。
胡适作序
1927年,陶香九夫妻双届60寿辰,子女们为了表达反哺之心,将陶香九平日所写的诗作汇编成册,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以作纪念。因陶香九的少子杨肇燫(号季璠)曾与胡适同在美国留学,二子杨仲瑚与胡适同在沪上供职,故而兄弟二人双双请胡适题写书名和作序。胡适慨然允诺,于1928年6月7日为《绣余草》写了序和书名。
陶香九系笔者父亲杨肇隆的叔婶,是年冬,诗集印成时,正逢家父在沪上就读,因此得以馈赠一册,收藏至今。88载风雨播迁,这本线装诗集早己虫蛀发黄,但其间那66题194首风格清雅的诗章,迄今读来还是那么真挚感人;而胡适的那篇序文,更是别具一格,文情并茂,亲切感人,显然不是泛泛的应酬之作。特别是文中所指点的那些作文要诀,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胡适的序文中,对《绣余草》有一个中肯的评说:陶香九的诗作之所以感人,就是她能像李易安那样“肯说老实话,敢实写她的生活”。这便是陶香九能出好诗的主观条件。然而,陶氏一生经历并无多大曲折,却也能写出不少好诗,胡适序文中进而又分析了一个客观的因素:“她的遭际胜于易安居士万万。本来愁苦之言易工,而美满的环境很难作诗料。幸而筱鲁先生有几年的远游,伤离惜别的情怀使闺中人留下了一些很真实的抒写,成为《绣余草》中最精彩的部份。”
胡适的《<绣余草>序》,虽然已写成大半个世纪,然而他所指点的写诗作文的要诀,今天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实习编辑:田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