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尝京味竹枝词

2016-05-14孪增山

中华诗词 2016年7期
关键词:京味竹枝词首诗

孪增山

竹枝词是诗之形式之一,它除具有一般诗味外,还必须具有竹枝味。竹枝词除具有一般竹枝味外,不同地域的竹枝词还有一些不同的味道。在泱泱中华竹枝词的美味中,有多种地域特色的美味,北京特色的美味,即京味,就是其中的一种。到底什么味才算竹枝词的京味?京味不仅在竹枝词中有,在其它诗体乃至京剧、北京曲艺、小说等文艺形式中也有。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文艺形式中的京味去探讨竹枝词中的京味。但共性不能代替个性,它的那种京味已经是被它那种文艺工作者加工了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适合它那种艺术形式的京味,不一定适合竹枝词。所以,探讨竹枝词中的京味,最好的方法,是到已有的京味竹枝词作品中去找,因为那是已经被诗人加工了的、实践证明适合竹枝词的京味。

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

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

(《都门竹枝词》)

清代杨米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风味小吃,一气写了七种,真乃“食味”中即可品出京味也!

古朴传奇铺面墙,百年老店话沧桑。

凝结几代心和血,全聚德人图奋强。

(《百年老字号》)

北京有诸如“都一处”、“东来顺”、“全聚德”等闻名遐迩的特色美食店,还有诸如“瑞蚨祥”、“同仁堂”、“王麻子”等各种著名商铺。张桂兴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老字号。

又闻钟磬响龙潭,莲宇重修万象涵。

石径深幽风断续,时吹祥瑞入烟岚。

(《潭柘寺开放》)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之一。洪学仁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地理建筑。

深锁春光久不开,十年辜负旧亭台。

遥闻墙内蹄声碎,道是夫人遛马来。

(《公园关门》)

“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山公园不对外开放,却在墙外听到江青遛马的声音。白纲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历史事件。

莫道杠夫是末流,双肩抬走帝王侯。

刘头最喜津津道:皇杠亲王袁大头。

(《老刘头》)

老刘头是老杠业,钉过皇杠,抬过亲王和袁世凯。段天顺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人物职业。

不求字正与腔圆,唱破喉咙拉断弦。

地是舞台天是幕,老来寻乐有悠闲。

(《公园一瞥·京剧》)

老北京人喜欢京剧,不管男女老幼几乎都能哼唱几句,这早已成为公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欧阳鹤这首诗写的是北京的民间文化。

一坛玛瑙浸琼浆,醇厚甘甜喷鼻香。

过节也当稀罕物,分与四邻共品尝。

(《醉枣》)

北京人待人热情,慷慨大方,乐于助人。李丙中这首诗写的是北京人的性格。

以上例举竹枝词,写的是北京特有的风土民情,异地没有,或少见,形不成特色,肯定算京味竹枝词的一种美味。

京味竹枝词的另一种美昧是北京特殊的语言。普通话不完全是北京话,这里指的是老北京话,即北京方言。因为诗是一种语言艺术,无论写什么,最终都要落实到文字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写诗就是写语言。如果能把北京方言写入竹枝词中,自然就会喷出浓郁的京味来。段天顺先生为什么能写出京味十足的竹枝词?这与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北京的风土民情了如指掌、能熟练运用地道的北京方言不无关系。我有两句称赞他的诗句:“热血真情凝傲骨,巴音蜀调带京腔。”他把竹枝味与京味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作品中不乏京味竹枝词佳作。

藉渚人为筑小屋,闲时嬉戏倦时伏。

京城地面黄金价,野鸭今是有房族。

(《后海野鸭》)

北京话中没有入声字,这和普通话是一样的。赵清甫这首诗中,“屋”、“伏”、“族”三个韵脚字,都读平声,而按“平水韵”都读人声,应划人仄声之列。用新声韵是京味竹枝词的用韵特点。

甘当祥子任揄椰,古树高墙巷路斜。

辆辆三轮迎老外,旅游亦赖板儿爷。

(《胡同旅游》)

“儿化”音是北京方言的一大特点。洪学仁这首诗中的“板儿爷”就是一例。他是把“儿”字写在了纸面上,占了七言中的一个位置,读诗时要把它清楚地读出来,不能像口语那样轻轻地一带而过。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字,与不同的字组成一个词汇时,有的不能“儿化”,如“柿饼”、“馅饼”、“油饼”都可加“儿”音,而“煎饼”则不可。还有一种情形需要说明:有的诗句中带“儿”的词汇,并非“儿化”词,如张健的《捉蝉》:“雨后蝉儿叫最欢,面筋熬罢裹竹竿。悄悄爬树轻粘起,洋辣蜇我疼半天。”其中的“蝉儿”,口语不能“蝉”字加“儿”音,如同我们常用的“月儿”一词。

玻璃车罩步从容,糖蘸葫芦串串红。

吆喝一声门外过,院中飞出几儿童。

(《糖葫芦》)

石理俊这首诗中的“串串”后面没写出“儿”字,是个潜在的“儿化”词,诵读时应按“儿化”音“串串儿”读。

坚持锻炼扫沉疴,不再烦心遇病魔。

抖臂振衣习妙法,满街甩手大爷多。

(《甩手疗法》)

北京方言还有一些其它特点,如北京方言中同一个字的尾音轻重不同,含义也就不同。洪学仁这首诗中的“爷”字是轻声字,“大爷”指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大爷”这个词,词尾读轻音除指年长男子外,还指父亲的兄长;词尾读重音时,则是称呼父亲的长辈了。除了含义随尾音轻重不同而异这一特点外,北京方言还有很多其它特点,如:一、词尾可加“个”字,无实际意义,如“今儿个”、“自己个儿”。二、叠词词尾变音,有时变轻音,如把“姐姐”叫“姐介”;有时变重音,如把“爷爷”叫“爷耶”。三、约定俗成的特点,如把挑担子卖菜的叫“八根绳儿”,管傍晚叫“晚不晌”。四、不同于普通话的口语,如“知了”叫jiniao,音同“记鸟”;“蝴蝶”,叫hutier,音同“户贴儿”。五、爱用象声词,如“七嚓咔嚓”、“唏了呼噜”。六、后缀词尾的应用,如“苦了巴叽”、“滑不机溜”。七、爱打比方,如说人拿架子是“羊上树”,说打架打成一团是“萝圈儿架”。八、爱说歇后语,如“天桥儿的把式一一只说不练”……

小菜一碟赛珍馐,窜鼻酸辣味熏眸。

清心爽口来两段,啊嘁连天涕泪流。

(《芥末墩》)

在北京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词汇和说法。李丙中这首诗咏的“芥末墩”是北京的一种小菜,即芥末白菜。其它如:“鸡贼”的意思是有空子就钻的人;“拉了胯”的意思是太累了;“底儿掉”的意思是摸清对方底细;“憷窝子”的意思是怵场;“炸锅”的意思是情绪激动地吵嚷;“白丁儿”的意思是草根;“勺道”的意思是说话哕嗦絮烦;“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号(儿)里”指的是监狱;“拿行市”通常出现在卖关子的时候;“捞人”说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把拘留的人弄出来;“挑战”与“叫板”意思相近;形容人已经老了说“老模喀嚓眼”;打台球用的动词最标准的是“捅”;“瓷器”是指一种关系;“抽冷子”是指突然;“挑眼”是指挑理;“整幺蛾子”指耍鬼主意;“齁(hou)着了”就是吃了很甜的东西;“你怎么掰不开镊子了啊?”是埋怨对方不开窍;“废物点心”是指一种人身攻击;“别玩大发了”的意思是别做得太过分了;“你的事褶子了”的意思是出麻烦了;“门儿清”的意思是对某事物很熟悉;形容一个人“局气”是指这个人讲义气;“猫着”的意思是隐忍着……

虽是冰封数九天,儿童挥汗正扬鞭。

京都自古称陀螺,谁始更名“抽汉奸”?

(《儿童游戏竹枝词·抽汉奸》)

冯建洪这首诗中的“抽汉奸”一词,是后人对“陀螺”一词的演变。这说明北京方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方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整理和运用。

杨金亭先生在《诗词创作中的京味特色》一文中说,北京地处燕赵中心,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慷慨激昂的雄歌豪唱,应构成“京味”的主调。他在文中还说,从现代文学艺术史上出现的北京两位语言大师老舍、侯宝林的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北京人的机智幽默,也应当是“京味”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杨金亭先生所说的这两种“京味”,在古今竹枝词中也能找到。

香炉峰在白云间,耄耋红军视等闲。

倘若长征重上路。敢摇轮椅过岷山。

已故郑直先生,长年工作、生活在北京,加之戎马生涯,写出的竹枝词《部队干休所八题(之一)》自然充满慷慨激情,尽显雄歌豪唱之燕赵诗风。

健儿拥护出京都,鹤子梅妻又橘奴。

都道相公移眷属,原来小事不糊涂。

(《清代竹枝词》)

这首诗是写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朝大吏们纷纷逃跑的情景。大事不糊涂改成“小事不糊涂”。这一默幽的实在是妙!当代竹枝词中也不乏这样的佳作,试举几例。《新竹枝词十七首(之一)》:

古有官场记现形,于今看去也平平。

不知多少新“公仆”,留取贪心照汗青。

杨逸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只改了文天祥的一个字,意思却正好反了个。一个“贪”字就道出腐败根源并把落马官员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还有那个“新”字,用的极妙,让读者马上会新旧对比,联想到焦裕禄、孔繁森等当年那些人民的好公仆。这首诗尽显机敏、睿智之特色。

场上缤纷乳燕飞,柔姿妙曼斗芳菲。

小何已露尖尖角,笑把金牌吻一回。

(《女子高低杠冠军何可欣》)

谐音双关语,是竹枝词常用技法。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是“情”的谐音。北京人也喜欢用谐音。柳科正这首诗就是将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字换成“何”字,令人读来感觉既有竹枝味,又有京味。

热恋情人坐草坪,芳心相对响瑶筝。

轻颦浅笑低声语,生怕黄莺隔树听。

(《燕南采风》)

竹枝词源于民歌,擅长描写男女爱情题材。北京早已从封建时代飞速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情人们在公共场合谈恋爱已司空见惯,但仍未达到像西方那样的程度,还处于“说悄悄话”的阶段。赵剑华这首诗不但准确地描写出当代北京的风俗,而且写出俏皮、逗乐的京味。他不说情人说悄悄话怕被人听到,而说怕被黄莺听到,并把这句话放在诗的结尾,收到如同相声“抖包袱”的艺术效果。

十八姑娘一朵花,轻车此去到谁家?

站前唯有香还在,教我如何不想她!

(《春歌》)

董澍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虽是借用刘半农之句,但是用得恰到好处,不露痕迹,尽显风趣、幽默之风格。

清代王士祯说:“竹枝词‘大抵以风趣为之,与绝句迥别。”应该说,风趣幽默是竹枝词的一个共同点。但是,各地区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如《西湖竹枝词》有一首写男女恋情的:“又道芙蓉胜妾容,都将妾貌比芙蓉。如何昨日郎经过,不看芙蓉只看侬。”虽然很风趣,但一读就知是南方的“味道”,这不只体现在一个“侬”(我)字上,更体现在那小鸟依人的味儿上。我们可以和董澍的那首对比一下,“十八姑娘一朵花”、“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北京人热烈、奔放的风趣。慷慨、幽默这样的京味,有时可能不像风土民情、北京方言那样扑鼻而来,得靠心慢慢品、细细尝方可得到。

综上所述,京味竹枝词应是具有北京风土民情、北京方言以及北京慷慨、幽默等艺术创作风格的一种带有特殊地域性的诗歌体式,一读就能感觉和其它地域的竹枝词味道不同。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京味竹枝词不是只有北京人才能写,其它地方的人,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都能写。杨金亭有一首《竹枝词·听曲》:“杏花深巷雨潺潺,百啭莺声软似绵。燕赵人歌吴语媚,铜琶铁板唱评弹。”写北京单弦演员赵玉明、马增惠,学唱评弹,令观众一新耳目,曲艺界谓之南曲北唱。我们争取京昧竹枝词能使东、南、西、北都来唱。

猜你喜欢

京味竹枝词首诗
许恬宁:My Travel Plan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京味儿印象》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从电影《顽主》看京味喜剧片的低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