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2016-05-14刘礼君
刘礼君
清·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记有司寇王士祯这样一段话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王士祯,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从龙之部分表现龙的神韵,从而体现龙的存在。这说明作为抒情性的诗歌语言,必须具有跳跃性,从而写出“见首不见尾”、“一爪一鳞”的“龙”的神韵,否则,就只能是“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苏辙在《诗病五事》中说:“事不接,文不属,如连山断岭,虽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这说明,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建立在诗人与读者之间某种默契上的,就像两个恋人之间,哪怕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彼此心领神会。是所谓“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梅尧臣语)。唐·释皎然在《诗式》中说:“壶公瓢中自有日月,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当诗人抛出有形的连线把相距较远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知音的读者照样能正确领悟,而且恰恰由于诗人不是直接说出的。因此当读者领悟了这一诗境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愉悦感,“此为诗中之仙”,而“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由于诗应当高度精炼,以最少的语言概括最深广的内容的需要所决定的。它在句式上,可以一句一意;句与句之间允许有较大跨度的跳跃。这种跳跃性为诗歌中的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十分自如。
一、先看诗人如何运用跳跃的语言和笔法叙事的。如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叙事诗,李贺充分运用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是两次战斗。第一次,来犯之敌黑鸦鸦的一片,像暴风挟雨席卷而来,势欲摧城。第二次,写迎战来犯之敌。“开”字,说将士们披甲上阵,在日光照耀下铁甲如鲤鱼的鳞片,金光闪闪,可见其守军的阵容严整,士气高昂。从诗的运笔看,这是句与句的跳跃。第二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这是写景。一句写军营,一句写雁门郡。“角声满天秋色里”,哀厉的角声回荡在天空中,而且是在“秋色里”,更显得边关的凄清。正所谓“楼上画角哀,却知兵心苦”(戎昱《塞上曲》之二),“塞上胭脂凝夜紫”,这是写塞上暮景的苍凉。夕阳就像打开的胭脂盒,鲜红鲜红的。随着夜暮将临,荒原的草木呈出一种墨绿色,如血的残阳与之交融而凝成紫色,即“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这一联与首联,是联与联的跳跃。第三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军队在攻其不备时,衔枚疾走,将旗半卷斜举作冲锋式,一避免暴露目标,二减少急行时的阻力。如王昌龄《从军行》之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可谓是“半卷红旗”句的注脚。“临易水”,临,这里不能说是“到易水”,应理解为“如临易水”,这是用典。燕太子丹送荆轲“临易水”作别,荆轲慷慨而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以“临易水”来形容出征将士们的豪情与勇气。“霜重鼓寒声不起”,是说边塞气候寒冷,由于手被冻僵,连鼓也打不响了。这一联是句与句的跳跃,前句写将士誓死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后句写气候的寒冷。最后一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太守的自白,可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黄金台”,是用典,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才士与之治国;后比喻以礼接纳人才。太守,在古代是地位很高的地方官。所以太守向君主表决心愿意“为君死”。这也可以说是“临易水”的注脚。这一联是由叙事跳到议论。
这首诗曾经引起过一些看法不一的情况。王安石批评“方黑云之盛如此,安得向日之甲光”。这恰好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苏辙说“事不接,文不属,如连山断岭,虽相去绝远,而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诗病五事》)。所谓“气象联络”就是叙述了雁门太守率领将士们“甲光向日金鳞开”严整的军容,抗拒了似“黑云压城”的来犯之敌,并且以如“临易水”誓死如归的战斗豪情,保卫了“欲摧”的边城。将士们不畏塞上恶劣气候,维护了边城人民的安宁。所谓“脉理”就是写雁门太守“提携玉龙为君死”建功立业的豪情。这首叙事诗,写了“黑云压城”的保卫战,写了“半卷红旗临易水”的突击战,写了“甲光向日金鳞开”守军的严整军容,写了太守“提携玉龙为君死”报效国家保边疆的决心,写了“角声满天秋色里”军营生活的凄清,写了“霜重鼓寒声不起”严寒气候,等等。如果不充分运用诗歌语的跳跃笔法,仅用五十六个字是很难完成的。
二、再看诗人如何以跳跃性的语言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前三句,以白描的笔触,用九个独立的词组,描绘了八种物象、一种气象,从而呈现出一幅苍茫萧瑟的秋景。在词组与词组之间、句与句之间各自独立,没有一个连接词,犹显跳跃性。既是跳跃,就有空白。这些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待读者凭各自的理解和想象给予填补。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三种物象摆在这里,看似互不相干;从“秋”的角度看,“(在深秋的野外)枯藤(毫无生息地挂在那棵)老树(无叶的树权上,将近黄)昏(时分,乌)鸦(也飞来这老树上栖息)”。“昏鸦”是语典,一般用为归家的代词。如杜甫《野望》:“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这是由萧瑟之景跳跃到写闲适之景。如果将其空白填补,即为“(那沟渠上的)小桥(下)流水(汩汩),(桥畔住着的)人家(犹显悠闲)”。当一个为生计奔波在外的游子,看到别人安祥闲适的家庭,其羡慕之情是不言而喻的。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这是跳到写主人公自己的奔波,即“(在深秋荒芜的)古道(上)西风(瑟瑟寒气逼人,我骑着一匹)瘦马(仍在外奔波)”。“瘦马”一语便道出主人公囊中羞涩。如果是有钱,必定买一匹高头大马,得得于大道上。以上三句描绘了九种景象,更透露出游子在外的无助。这种“省文约字”的跳跃笔法,犹显“略小存大,举重明轻”,“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史通·叙事》)。
三、继看诗人如何以跳跃的语言抒情的。如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题,有的作《夜雨寄内》,这为我们理解诗意增加了透明度。内,指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是说,妻子来信问他何时能回,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哪有个准确的时间呢!此句写两人思念之情的深厚。按常理,诗的下旬应回答“未有期”的原因。但本诗却一下子跳到了写景,“巴山夜雨涨秋池”。字面上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是对思念之隋的深化。何也?诗人现处在“巴山”茫荒凄凉之地,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云:“巴山楚水凄凉地”。“夜雨”,最易引起凄凉、孤独之感。“秋”,也是引起愁思之情的因素,如吴文英《唐多令》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更何况诗人正处“巴山”凄凉之地、潇潇“夜雨”之时、“秋”风瑟瑟之日,其离愁之深、思念之切可见。这种跳跃,不动声色地回答了“未有期”的无奈。“巴山夜雨涨秋池”,似乎是纯客观的写景。但诗歌作为一种抒隋文学,不可能不表现情感。它只是在句式的衔接上不像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在跳跃中显示出诗歌内在意脉和感情逻辑性。这就使得诗篇和句式,都出现了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跳跃性语言。诗的后一联中的“巴山夜雨”是诗人悬想日后与妻子相聚后诉说当时的情景,其浓郁的情思,需细味、补充想象才能深刻领会。
四、在古今诗歌中有很多问答式的诗歌,这类诗的语言尤显跳跃性。如唐·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以发问开端,“君”字点明是一位小伙子,“妾”字表明是位小姑娘。从一问到自报家门的跳跃,这跨度十分大,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首先,姑娘问“君”之前,一定听出了小伙子(君)的口音是这位姑娘同一地方的人,只是不知其住哪乡哪村,否则她不会贸然相问。这一问后不见下文,小伙子可能对这冷不丁的一问感到一愣,可能是一笑,可能还没会过神来无所表情。这样,姑娘只得自报家门“妾住在横塘”。从而也表现出了姑娘直率、热情的性格以及在异地遇到同乡的那种急切心情。从问答的称谓“君”与“妾”中,小伙子可能回过神来了,明白了姑娘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意。因为“君”和“妾”的称谓含有两层意思。“君”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对丈夫的敬称,更是对意中人的爱称。如《孔雀东南飞》诗中,刘兰芝对丈夫焦仲卿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妾”,古代指小老婆,也是女子或妻子自己的谦称。诗中如果用“大哥何处住,吾家在横塘”,就不会产生上述联想,也就诗味索然了。“君”、“妾”二字在这里也同样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这也是玩味诗意、凭读者的理解所产生的。由于以“君”、“妾”之称太露其心思,姑娘此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马上把话题跳到“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露。诗中通过“问”跳到“答”,又跳到自我解释,作者充分利用了语言的跳跃性,拣其主要的义项加以描述,将一位异地遇同乡的喜悦和春情欲动的姑娘内心世界表露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