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6-05-14任雁吴楠徐爱新胡会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微时代

任雁 吴楠 徐爱新 胡会来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正以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中迅速发展,并成为影响其思想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要充分挖掘“微”媒介的育人功能,拓展微时代视野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向,为大学

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搭建新平台。 关键词:微时代 高校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教育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方式层出不穷,“微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信息的高速传播和海量共享给党员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世界网络信息文化的相互渗透,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介带来的挑战,化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引导党员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内在需要。而如何利用“微”媒介并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做到因势利导,拓展微时代视野下当代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新机制,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去探索。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存在单一性

各高校普遍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为主,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其实现形式主要是开办党校集中培训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题讲座等。但是受各因素的影响,仍存在内容和方式方法滞后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主要学习形式仍是集体学习文件、读报、讨论等,不符合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与党员教育机制存在平行两条线的问题

从事马克思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主要是思政部的教师,而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则主要是党校教师、辅导员或其所在党支部老师,这两者往往缺乏联动、沟通。思政部教师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表现了解不够,较难掌握其思想动态;目前党校教师、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比较重,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掌握情况、水平了解不多,理论教育实际做得也不够。这样就导致两种教育机制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主题参与性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来临使得受众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它的出现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布微博、更新朋友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微媒体”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员之间展开学习、讨论、交流,有利于党建工作者通过微媒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了解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

(四)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未能与实际接轨

当前,学生的叛逆思想依旧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叛逆期的大学生不喜欢接受外界的主动教育,而喜欢自己主导做决定,互联网正符合他们获取信息的心理要求。简单的几个词语、一小段话却能在大学生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正和微博的传播方式非常相似,如果理想信念教育以微博式的方式开展,必定能与大学生的心理同步,并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二、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一)更新观念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微媒体”作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因此,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微媒体”传递信息的甄别,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高校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违反国家方针政策、触犯法律法规和违反学校纪律的信息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慎重、适时做出回应;对校内外的一些突发事件或热点,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及时给予澄清和说明,确保各种错误信息或危险信息的散播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和误会的升级。

(二)主动融入微时代,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微素养

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微素养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微时代的各种声音,特别是负面声音,高校学生党员首先要去思考它的真实性,而不是随手转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打造具有新媒介素养的学生党员队伍,注重教育疏导,增强学生党员在使用微博过程中的辨别意识。同时,要正视微博等新媒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学会并善于运用网络新平台为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服务,掌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动权。

(三)充分发挥“微媒体”功能,建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1. 发挥“微媒体”评论功能。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性地对学生党员表达的观点或认识进行点评,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到学生党员队伍的讨论中,针对学生党员关注的校内外热点或自身需要,教育工作者也应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党员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再讨论,使学生党员在良性互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成才。

2. 发挥“微媒体”关注功能。借助“微媒体”的信息交流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这一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建立并用好公开的“微媒体”平台。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党员开通微博,把个人所思所想所感通过微博进行分享,关注每位学生党员的微博,以便更有效、及时地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增强工作开展的针对性。通过师生彼此间的关注和虚拟化的运行,从而避免了面对面的陌生感,加强了沟通交流。

3. 发挥“微媒体”转发功能。如果说互联网把社会个体编织在一起,那么“微媒体”信息的转发则为编织网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其交互传播能力极强的特性,将学生党员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资源转发给自己的“粉丝”“听众”,学生党员也可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发布,形成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交融的局面,昀终得到较为理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任雁(1983-),女,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吴楠(1981-),女,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徐爱新(1970-),女,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胡会来(1965-),男,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注:本文是 2015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5B1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微时代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管理策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完善教育和培训效果的评价方式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效果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