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运用

2016-05-14贾明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灵活运用小学语文

贾明铁

摘 要: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灵活运用 有效 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改进课堂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为我们献言献策,小学语文教学在课改中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贴切

【案例描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列宁理发》一文中“礼貌”的教学片断:“礼貌”一词的意思比较抽象,低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我们早上到学校上学或放学后见到老师应该怎样说?生: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 师:我们在家里见到客人来了应该怎样做? 生:我们要主动喊人,请客人坐,倒茶。 师:别人帮助了你或你无意做错了事情应该怎样说? 生:我们要对别人说:谢谢!或:对不起,请原谅。 师:那么, “礼貌”一词就是学生见到老师或晚辈见到

长辈谦虚有礼的意思, 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也要相互谦虚有礼。 (“礼貌”一词的意义在师生的对话中变得通俗易懂,学

生很快就领会了词的含义,教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不着痕迹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案例评述】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远离生活实际的词语很难说清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亲身体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加贴切,对词语的含义就更加明白,还能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有些词,虽然通俗、浅显,表面看起来很容易接受,但学生对词的领悟实际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只简单解释词义,学生想真正掌握和正确运用,就比较难。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让学生联系生活的所见所感,感悟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二、直观显示,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形象

【案例描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文中“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的“洋溢”。

师:教师出示一组动画片,让学生看水盆里的水逐渐加满后就会出现什么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水往小水盆中倒,再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师:水盆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从四周流出来了。 师:“溢”就是流出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水满则溢”。师:“洋溢”本来是形容水多、水满的,洋和溢合起来就

是“充满”了的意思,那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形容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花园。 生:意思是说花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看动画、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认识,枯燥的词

语教学就变得生动有趣了。)

【案例评述】低年级词语教学昀直观、昀便捷也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演示法。上面两个教学片断都使用了演示操作法,通过实物操作和看图画,让学生逐步理解了那些比较抽象或者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这样的图文结合,实物操作,形象直观,既使学生激发了学习词语的浓厚兴趣,又能灵活地掌握词语的用法。

三、对比讲解,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

【案例描述】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文中的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与第二次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这里的“逃散”与“逃窜”有什么不同呢?

师: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这里孩子们的“逃散”是在巨人生气时被吓的情景,“逃散”着重突出了什么呢?

生:吓得逃跑了。

生:吓得四处而逃。

师:巨人第二次是怎样生气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生: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师:这里的“逃窜”是什么意思呢,与“逃散”又有什么不同?

生:因为巨人这次发脾气比第一次更大,说话的语气更严厉,孩子们吓得更厉害,带着很害怕的心理逃跑。

生:巨人第二次是可怕的“训斥”,孩子们听到后十分害怕,所以用“逃窜”更能表现他们当时的心情。

【案例评述】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在这里我们不仅运用了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联系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揣摩、体会词语的不同含义。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逃散”与“逃窜”的细微差别,就能理解人物内心感受的变化,也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四、联系课文,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合理

【案例描述】《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句中要理解“美丽”,就先要弄清“居里夫人的美丽”与“她那执着的科学精神”的关系,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更是指居里夫人她那执着的科学精神,她那种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悟出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什么才是跨越百年的真正“美丽”了。

【案例评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斯米尔诺夫指出:“词语只有在获得感情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细细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使词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适合运用游戏法、直观显示法或简笔画等,中高年级则适合采用比较法、创设情景法、联系上下文法等,许多词语教学还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方法,教师在词语教学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数学课堂讨论之浅见

雷品洪 郭河一中 湖北仙桃 433013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如今的课堂已不再是例题、示范、讲解的传统模式,而见到的普遍是课堂讨论。在数学教学中,笔者经常从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或小组讨论。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组织好课堂讨论,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和交流的舞台,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活跃气氛,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中,以往常为教师一人讲,全班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犹如死水一潭的僵局。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简单的图案设计”时,笔者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书架的生活中的图标,并对展示的图标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你展示的是工商银行标志,他展示的是凤凰卫视标志……此时,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尊重主体,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不能说是面向了学生,更谈不上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课堂讨论,正好为全体学生搭建一个主动学习的平台。

笔者在讲授“生活中的轴对称——等腰三角形”时,首先让学生画一个任意的等腰三角形,再将所画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折叠三角形使其两腰重合,接下来就让学生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发现了什么,也有的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发现,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将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交流时,一人发言,多人评价,乃至全班交流。课堂讨论,增加了发言的人次,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率。正如一些学生说:“现在课堂安排讨论,我们懂了可以教别人,不懂可以问别人。我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课堂讨论是体现教学民主的一种方式,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讨论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归纳等过程之后,还必须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形成共识。如在讲授“平面图形的密铺”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分别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四边形密铺,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每一种图案中,你发现每一个拼接点处各有几个角?它们与图案中的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各有什么关系?三角形、四边形为什么能密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能密铺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密铺,这是因为在

三角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六个角,这六个角分别是这种三角形的内角,它们可以组成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它们的和为 360度。有的学生说,四边形、正六边形也可以密铺 ……经过讨论,学生达成共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不断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也在增强。

然而,当前课堂讨论中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于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这两种情况,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导致讨论问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在数学课堂集体讨论中,很多教师的着眼点是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怎样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只考虑怎样用学生的嘴来说出教师心中的问题。所以,往往只有几个尖子生参与形式主义的讨论。

2.在小组讨论中,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全体的控制力减弱,暂时使小组处于相对开放的自由状态中,加上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主义更严重,往往尚未完成,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被教师中止,进入大组交流,草草收场。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3.有时教师为了顺利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怕学生把问题岔开,对学生思维上的束缚很多,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极低,更甚者,当有的学生因为对问题的看法或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心意时,而遭到教师的指责或嘲弄,使学生不敢提出不同的问题,不敢发表不同的看法,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更严重的是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努力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善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学生“想了什么”“怎么想的”,即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昀重要的。课堂讨论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讨论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绝不能把讨论当作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点缀,或当作“改进”课堂教学的一张标签。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地组织和加强指导。教师有意地制造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将每个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求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调动了起来,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总之,课堂讨论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灵活运用小学语文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优化词语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解读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