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构学生生命成长的支持系统

2016-05-14张祥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通州区建构育人

张祥兰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立足于学校文化价值立场中,积极主动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结合班级群体学生个性特质与发展需求,理解认同学校文化,进行价值判断选择、文化融合创生。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实质是探索建构学生生命成长的支持系统的过程,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个性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个性发展

班级作为学校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组织,是学生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最初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社会交往的初体验,是学校中对学生成长影响最为持久的关键场域,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共同磨合、彼此适应,积极建构形成的集体认同并遵循的班级价值观与行为标准体系。班级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根植于学生内心,能对班级成员起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引导凝聚的作用。班级文化一方面传承学校文化,使其内含于心,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班级群体个性化的价值选择与判断标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班级的生活质量和个性发展。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成长提供安全的归属感、集体生活的自我存在感,树立社会交往、个性形成的自我认同感。可以说,为学生创建一种促进学生成长的班级文化,实质就是帮助学生建构一种班级生活方式,其过程就是探索建构学生生命成长的支持系统的过程。

构建支持学生生命成长的班级文化

1.厘顺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关系

班级文化建设是对学校育人价值和标准进行凝聚和融合的过程,是学校育人目标班本化的落实过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生命成长的过程。班级文化置于学校文化价值立场,积极主动适应学校文化发展。我们应认同学校文化并把其内化为班级文化建构的动力之源,进行学校文化育人价值融合与统一,促进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创生发展。班级文化建构还要整合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多群体价值诉求,形成同一性的班级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疑,学校育人目标是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建构的共同价值标准与共同遵循的价值逻辑,从育人目标出发,建构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逻辑基础。

2.树立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班级文化观

在班级文化发展中,班主任要树立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班级文化发展观,这是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实践的重要价值依据。

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班主任一般是将学生事务管理、班级事务管理的工作作为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事务性导向的班级管理观无法凸显班级文化对学校育人价值规范与行为体系的落实,难以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建构班级文化时,由于对学校文化体系的关注不够,班主任认为学校文化发展顶层设计是校长与行政管理的事情,与自己管理班级、开展教育实践关系不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班级育人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班主任群体对学校文化的价值认同,提高班主任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度与内化创新发展的能力,引导班主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尊重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重建班级文化发展框架,坚持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建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

3.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品行

班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体验场,是学生习得社会化交往行为、促进品格养成、建构社会生活经验、养成良好行为品质的重要场域。育人目标作为学校育人价值规范,是班级文化中培育学生核心品格与行为品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首先细化学校育人目标,可遵循学生年级段、认知水平和行为发展特征,分年级将学校育人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班级学生品格和行为标准细则,制定班级学生成长的行为公约。

学生的道德品格养成与行为品质培育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生成的。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尽可能为学生生命成长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主题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学生道德和行为品质的育人资源和有效策略,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立足学生立场和儿童视角,探索主题教育活动的育人实效性;重视资源整合,利用社会开放资源,重视家长参与,协同育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并养成品格和行为。班级活动设计要讲究系列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发展学生兴趣社团,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机会。另外,还需建立支持学生生命成长的科学评价与指导体系。

4.系统建构班级文化行动框架,实现学生生命成长

系统建构支持学生生命成长的班级文化,需要理解构成班级文化的主要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学生生命成长立场出发,班级理念文化主要包含班级发展价值观、班级发展愿景或班级发展目标、班级行为公约。班级实践文化体系主要包含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组织生活、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等。班级发展价值观是班级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凝练成班级发展目标或者班级愿景,塑造着班级学生群体的精神气质。

当前,北京市中小学班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班级文化育人实践成果丰硕,但也应看到,班级文化发展缺乏顶层设计与系统架构,即班级文化发展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未呈现发展阶段性、互动性、动态生成性等特质。班级文化发展中始终要关注“学生在场”,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情感需求与成长愿望,尊重班级学生生活经验现实基础,以学生成长的价值定位与发展目标,系统进行班级场域日常生活的重建,形成班级文化整体育人实践体系。班级文化育人效能的发挥取决于班级文化顶层设计中育人目标是否明确、班级发展愿景是否清晰、班级实践框架是否完善。

学校文化理念引领下通州区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特色

在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过程中,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通州区教委深入推进学校文化系统建设,以行政力量主导,启动“学校文化理念引领下的班级文化建设”专项文化行动研究。通州区小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围绕着学校育人目标,建构适宜学生生命成长的班级支持系统。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涌现出一批班级文化建设优质特色校。通州区贡院小学将班级文化视为学校育人课程资源,开展了“班本品质特色课程”建设,形成了“一班一品一课程”的育人实践特色。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将班级文化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阵地,以班级文化培育孝亲、励志的进步少年。北京教科院通州第一实验小学在“发现”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年级为团队,将班本课程与学科实践活动相整合,进行“学思维”班本课程建设。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建构个性化促进学生成长的班级评价体系,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家校共建班级文化,发挥家长协会和教师团队力量,探索家校协同育人。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小学以“品位书香,优雅成长”为主题,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学生自立、自理、自律发展。

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州区的班级文化行动研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质的优秀经验。

1.区域统筹,系统建构

通州区教委面向校长、班主任群体开展文化建设专题分层培训,树立学校文化理念引领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识。立足学校发展特色,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文化行动研究。区教委面向全区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优秀案例交流研讨会,形成了区县教委、学校、班级三个层面共同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局面。

2.资源整合,文化育人

通州区整合地域特有资源,将运河文化、经典阅读、传统美德、传统文化项目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素材与资源,以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发展,实现资源整合、文化育人。

3.社区、家长、学生共建班级文化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重视家校沟通,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学生成长指导培训,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为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发展、班级管理、学生成长提供机会。一切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的需求,使班级成为学生喜爱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4.班级文化建设为学校育人品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通州区将班级文化视为直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校育人品质的重要策略,密切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的逻辑连接,使班级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校本层面整体推进,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班一品质”的个性特色发展。重视班级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班级文化,特别关注实践生成的班级文化,重视班级文化自主发展。

5.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

通州区各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重视与学科教学整合、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与传统节日整合。为丰富学生日常班级生活,以融通整合为路径,开展阅读推广季、文化艺术节、健康体育节、创新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展示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通州区建构育人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