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2016-05-14林玲
林玲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表示,学生对课堂提问经常无动于衷,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述回答,最终教师只有自问自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提问的方式忽视了。课堂提问可以说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并且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整体上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找出可以诱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提问发挥出真正的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一些提问的方法。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提的问题太多。语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把握了提问的数量,但是没有考虑提问的质量。如果语文教师提的问题过多、且缺乏联系,比如,在短时间之内连续提了好几个问题,这样不仅占用重难点知识讲解的时间,还会让学生陷入思维的枯竭中忙于应答,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目标,反而缺乏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长此以往,会影响和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对语文的兴趣,起不到提问的效果。
其次,课堂提问缺少启发性。当前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几乎都是老师即兴提的问题,而没有提前精心设计,这些即兴提的问题由于时间太短,几乎对学生没有启发和促进作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最常用的提问语是“对不对?”“是不是?”,这些判断式的提问根本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提问产生厌倦,最终令学生感到过于简单而影响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再次,初中生普遍对提问“无动于衷”,几乎从不主动发问。虽然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初中生独立意识与自主性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师的提问采取消极的态度,更是从不对课堂中有疑问的地方发问或者提出质疑。
最后,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简单随意。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回答问题是学生的本分,几乎不予置评,这样会造成学生渐渐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无所适从、甚至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回答不予置评和对错误的回答给不给予引导和帮助的行为,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主要原则
第一,坚持针对性的原则。语文教师的提问必须结合教材,保证问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反复思考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和提问的目的,必须在明确的针对性下提问,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坚持恰当提问的原则。语文教师应该对所提问题的难度进行控制,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太过于简单的问题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第三,坚持问题新颖性的原则。新颖性就是可以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情境,设计出不同角度的问题。问题不仅可以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还与学生的实际相关,这种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果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则会失去提问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提问上精心设计,利用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主要策略
首先,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为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语文教师对所提问题必须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和过程,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问题的层次性则体现在语文教师对所提问题必须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来设计,同时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其次,语文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考虑问题的针对性和目的,避免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应该以短小简练的问题起到启发的作用,问题应该符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认知结构,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够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在课堂上以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最后,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评价。很多语文教师只关心学生回答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这是不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评价,比如肯定鼓励,或者帮助学生分析不足等,对不同的回答要区别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