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初探与尝试
2016-05-14蒋芳玉
蒋芳玉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平衡是目前中国中职教育的真实情况,除此外还存在同班级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同以及教师分力不均等多方面问题,而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二之选。据了解分层教学起源于美国,总所周知英关大国的“精英教育”为各个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那究竞这样的分层教学是否能适应中国教育呢?针对数学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能否改善现状呢?本文将从根源探讨分层教学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数学教育
教育分层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那时的美国正是大量移民儿童涌入的时期,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学生,教育官员觉得通过将学生的能力、以前成绩进行分组,以此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随后分层教学还走进了英国“精英教育”,虽然也遭受过社会各界的不理解,但在无数次的实践后,还是得到了教育界的肯定。教育家们认为,在客观的智力和能力上,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不过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就可深度发掘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以此实现精英人才的重点培养,这样一来人才也可尽其所能。相较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略有不足之处,面对每况愈下的生源质量,中职学校必须要在教学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其中分层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应用最为人关注。面对数学这样的学科,分层教育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内教学的不足。
一、分层教育在中职教学中存在的意义
(一)中职教学的现状
数学学科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文化课程,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由于学生质量的不均衡、文化课基础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老师无法做到一一辅导,这些因素导致了数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无法像其他学科一样完成预期的目标。学生很难在数学学科上找到成就感,学习的兴趣难以提高,自然中职数学教育就成了难题。
(二)分层教育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通过能力的区别,而产生教学差异化对待。通过合理化的分配,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适应范围,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相互作用下,学生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在现实的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中,分层教学法是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分组的方式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调整方面实现原有数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所以说分层教育对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二、分层教育的应用
(一)学生分层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进行的分层,以此可将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通过对学生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的判定,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级或是班级内不同的分组,教师可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批教学。
(二)备课分层
数学是理科类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果采取成绩和结合学生意愿的方法,将中职学生划分为A、B、V三个层次。以“对数”知识的教学为例,在备课时教师的“分层教学”应对“对数”有3个理解层次:
(1)基本概念类:学生需了解对数的含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对数和指数之间的相互转换。(2)简单计算类:学生需根据所学对数的含义,进行简单的对数求值的计算。(3)对数应用类:学生应掌握对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运用。
(2)教师针对三组学生提出要求:针对c组学生,他们的学习侧重点是保证第(1)层次的学习要求目标,部分已经灵活掌握学生,可继续了解第(2)层次的知识;针对A、B两组学生学习重点则都是第(2)层次知识的掌握;针对第(3)层级的要求,则是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对他们进行部分重点教学方式。这样更利于学生们的奋进。
(三)预习分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的各式提问,教师应做到问题分类处理。针对以上所举例的A、B、C三类学生,在解答C类学生的提问时,回答是重点知识内容的理解,例:最基本的公式、原理和方法等;针对B类学生,则可以在回答问题是倾向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领会能力;回复A类的学生提问,应多注重他们培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有分类,才能做到时刻掌握学生的知识动态。
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尝试,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为学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中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深入探究,在分层教育的应用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