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广记》中的龙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2016-05-14朱辰辰

山东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太平广记文化意义道教

朱辰辰

摘 要:《太平广记》是宋代四大官修书目之一,其中关于龙类的记载材料丰富、描写细致。本文以龙类记载为基本依据,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和《太平广记》中龙的基本形象,比较了二者的不同点,并探索了《太平广记》中龙形象产生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太平广记》;龙形象;文化意义;佛教;道教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不过作为文化现象存在的龙,是由自然物演化而来的。中国本土的龙从大蛇演化而来,《孟子·滕文公下》就有“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①的记载,后来逐渐神话了,成为帝王、伟人的象征,并充当雨师的形象。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龙的形貌特征

《韩非子·说难》曰:“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②从“柔可狎而骑”一语来看,龙是一种性情比较温顺且可以载人的动物。《尔雅翼·释鱼》对龙的外貌有详细的表述:“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③

(二)龙的神性

综合各种材料来看,龙的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鳞虫之长或百虫之长。如《论衡·龙虚》曰:“传言鳞虫三百,龙为之长。”④《说文解字注·鱼部》对龙的解释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⑤

2.善于变化。古人认为:龙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合能散,能弱能强,变化莫测。如《管子·水地第三十九》曰:“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⑥

3.升天。从文献资料来看,龙能升天的说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庄子·天运》曰:“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⑦

二、《太平广记》中龙的基本形象

关于龙的记载,在《太平广记》中大部分被收入“龙”类。而“龙”类在《太平广记》中位于第418卷——第425卷,共有8卷94条。这8卷内容对龙的描写刻画非常细致,其他部分兼有与龙相关的叙述,不再一一列出。下文择要对8卷内容中龙的基本形象进行概括。

(一)龙的种类

龙的种类繁多,在《太平广记》有关龙的记载中,几乎每一条都记载了龙的不同种类和名称。

如《苍龙》条之苍龙,《曹凤》、《任顼》、《周邯》条之黄龙,《江陵姥》、《法喜寺》条之土龙,《南鄩国》条之毛龙等。另外还有赤龙、毒龙、井龙、黑龙、白龙、骊龙、水龙王、青龙、雨龙、阎浮龙、潭龙、乖龙、犀浦龙、安天龙、白蛟、黑蛟等。

(二)龙的住处

根据《太平广记》中“龙”类的描写,关于龙栖息活动的地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处:

1.有水的地方

《管子·形势解》记载:“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水则神废。”⑧水是龙生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江、河、湖、海、池、溪、山涧、井、潭、泽、湫、等等都是龙的住处。如《凌波女》条记载龙女生活于凌波池中,“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⑨《井龙》条记载龙生活于井中,“近井,狮子吼,若不自安。俄顷,风雷大至,有龙出井而去。”⑩《史氏子》条记载龙生活于溪水中,“时暑甚,憩一小溪,忽有一叶大如掌。……此必龙也。”B11

2.龙庙、洞窟

南北朝时就有了民间祭祀的龙庙,洞窟是人们根据蛇生活在洞窟而想象出来的。

如《赵齐嵩》条记载,赵齐嵩不慎从栈道摔下,跌至谷底,看到石窟中飞出一条龙。“须臾,石窟中云气相旋而出。俄而随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鳞甲焕然。摆头而双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奋迅鬐鬣,摇动首尾。乃知龙也。”B12《龙庙》条记载“故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时,有一龙自庙中出,倾都士女皆纵观。”B13

(三)龙的性情

在《太平广记》中,对龙的性情有非常详尽的描述。

1.至情至性

《太平广记》非常注重刻画和塑造龙的基本形象。从语言、行为、细节等多角度表现龙的情感特征,突出龙的典型性格。

在《柳毅》中,龙女温柔、多情、勇于追求自由和爱情并且知恩图报。她本是洞庭龙君的女儿,嫁给泾川龙王的次子为妻,受尽丈夫和公婆的虐待。对于柳毅的送信之恩,她铭记在心并发誓要报答,“衔君之恩,誓心求报。”B14对于柳毅一往情深,自誓不嫁他人。“父母欲配嫁于濯锦小儿。某惟以心誓难移。”B15最终与柳毅结为连理。此外,《劉贯词》中聪慧伶俐的龙妹渠、俊爽重义的龙子霞,都是至情至性之龙。

2.知恩图报、恩怨分明

《江陵姥》条中,土龙为了报答江陵姥的喂养之恩,在江陵姥死后,悲痛万分。“及姥死,家人闻土下有声如哭。后人掘地,见一异物蠢然,不测大小,须臾失之。俗谓之土龙。”B16

《释玄照》条记载,三条龙想报答释玄照的讲经之恩,“得闻法力,无以为报。或长老指使,愿效微力。”B17后听从释玄照的建议,在干旱的地方降雨拯救万民,后又在孙思邈的帮助下免受擅自行雨之罪,又将寺庙之前挡住道路的前山移走以回报孙思邈的救命之恩。

(四)龙的喜好和禁忌

龙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从书中可以看出,龙喜欢美玉、空青,以燕子和青泥为食。龙的禁忌是蜡。如《震泽洞》条记载龙的爱好“龙畏蜡,爱美玉及空青而嗜燕。……守门小蛟闻蜡气,俯伏不敢动。乃以烧燕百事赂之,令其通问。以其上上者献龙女,龙女食之大嘉……追访公睺往不为龙害之由,为用麻油和蜡,以作照鱼衣,乃身有蜡气故也。”B18

《张公洞》条也记载了龙的食物,“旁有青泥数斗……试探咀嚼,觉芳馨,食之遂饱……此龙食也。”B19

还有《李宣》条也记载了龙喜食燕,“盖钓术多以煎燕为饵,果发龙之嗜欲也。”B20

(五)龙与佛教、道教

在《太平广记》中,龙往往与佛教、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部分描写大概占所有“龙”类作品的三分之一。

1.前文已经提到龙的住处在佛寺附近,龙经常在佛寺附近活动。如《蔡玉》条载,龙隐藏在崇敬寺的殿柱内。

2.龙听信佛法和道法,通过习佛、习道可以减轻罪孽。如《俱名国》条记载,龙女想出家学习法度。“人道中生,为畜生苦不知法,故欲就如来出家”。B21《柳毅》条中,洞庭君听道士讲经。“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大经”。B22《释玄照》条记载三龙听释玄照讲法华经。

3.龙宫、龙子、龙女以及龙王有自己的家室等等描写,都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而是从佛教传入的。龙王龙女故事首先出现在汉译佛经之中。季羡林也明确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中译佛经里面的‘龙字实际上是梵文Nāga的翻译。Nāga的意思是‘蛇。……佛经里,以及唐代传奇文里的‘龙王就是梵文Nāgarāja,Nāgarāj或Nāgarājan的翻译。”B23阎云翔也认为:“中国龙王龙女故事是受印度那伽故事的影响而产生的,但不是那伽故事的复制品,更不是舶来货,而是接受外来影响的中国创作。”B24

三、结语

龙是中国自古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太平广记》产生于宋初,它的内容及其庞杂,对从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笔记、志怪小说和民间传说加以整理,其中对于龙的描写非常详细、丰富。由于佛教的传入,加之道教的广泛传播,《太平广记》中对于龙的描写已经与传统有很多不同之处,出现了很多佛教中的龙形象。本文在讨论《太平广记》中所展现出的龙形象的同时,探析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希望对于今后研究龙文化及唐宋时期小说的发展有所帮助。

[注释]

①(战国)孟子著,(宋)朱熹集注:《孟子》,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3页。

②高华平等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1页。

③(宋)罗愿撰,石云孙校點:《尔雅翼》,合肥:黄山書社,2013年版,第283页。

④同上。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2页。

⑥(唐)房玄龄注,(明)刘绩补注,刘晓艺校点:《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87页。

⑦(战国)庄子著,方勇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39页。

⑧(唐)房玄龄注,(明)刘绩补注,刘晓艺校点:《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92页。

⑨(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21页。

⑩(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25页。

B1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39—3440页。

B1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31—3432页。

B1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43页。

B14(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一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15页。

B15同上。

B16(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一十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02页。

B17(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19页。

B18(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一十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04—3406页。

B1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51页。

B20(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54页。

B2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19页。

B2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百一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11页。

B23参考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一节,收入《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20页。

B24参考阎云翔《印度的那伽与中国的龙》,收入《中國比较文学》第4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参考文献]

[1](宋)李防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杨颖,蔡铁鹰.分体中国小说史教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刘毓庆等著. 龙的文化解读: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国传统人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7]韩雪晴. 唐人小说中的龙意象及其文化意义[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25(5).

[8]张媛.《太平广记》龙形象浅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1).

[9]秦琼.《太平广记》中龙的特殊性及其佛教渊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6).

[10]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边133002)

猜你喜欢

太平广记文化意义道教
西夏道教补议
浅谈古代志怪文学中狐形象的发展演进
浅谈《太平广记》中器物精怪类型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高校内应对综艺活动教学研究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
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录》重新校勘—— 以与韩国所藏《太平广记详节》的对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