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物类图书编辑的几点思考
2016-05-14沈鸿雁王琳
沈鸿雁 王琳
摘要: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大学读物类图书市场的竞争也如火如荼,笔者针对大学生图书购买的不确定性、从众性和不稳定性三个特点,提出了大学读物编辑策划的三点建议:知己知彼,建立学生书友会;内容为王,装帧设计简洁;聚少成多,选题注重连续性。
关键词:大学读物类图书;编辑;思考
随着我国出版业发展规模的壮大,图书出版的市场空前繁盛,竞争之势也如火如荼。受中小学教材教辅政府采购及循环利用的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出版社把利润目标放在了大学教材教辅上。但是由于教育部规定大学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材,导致许多大学教材的营销发行难上加难。因此,大学生一般读物、考研培训等书籍成为出版社的“必争之地”。
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他们一般呈现如下购买特点:
一、不确定性
大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层次多,变化快,易受影响并易转移,购买动机和目标往往不明确。因此他们的购买行为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只有一小部分人是专门冲着某个出版社或某个作者去的,而是通常根据在图书翻阅过程中的相互比较来决定最终选择。一般图书,他们可能会受新闻热点、心理状态、个人喜好等的影响;教辅类图书可能会选择讲解详尽、分析透彻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图书装帧设计,图书的内容及分栏设目更重要。如何让图书体例设置更合理,内容搭配更完善,能在瞬间抓住读者是出版社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从众性
大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群居”的特点之一就是交流频繁。在图书及教辅的优劣上也会形成观点的汇集与碰撞。一些好的图书自然“声名远波”,尤其是教辅类,如人大出版社在“考研一族”中就享有盛誉。而另外一些教辅被舆论淘汰——即使某些传播的观点是带有偏执或者错误。假设一本书被一个人购买,那可能有几个人先后借阅,可能有十几个人听说了它的质量水平。在选择同类型书的时候,从前得到的外界评价就会先人为主地起到决定作用。
三、武断性
学生在购买图书或教辅时往往带有较大期望。如是否能对自己纠结的状态有明确的指导,读了这本书是否会对我的人生有所帮着,是否会对考试形势甚至考试内容的预测。一旦购书者体验了某书的预测失败,该购书者往往也会拒绝同一作者的其他书籍,会认为作者水平低下。这不同于观众对导演的评判:这部片不好,观众仍期待他的下一部。买书上,一旦消费者形成“阅读失望”,想改变印象不太容易。
针对以上特点,作为一名大学读物编辑,笔者认为在此类图书的策划及成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建立自己的“学生书友会”
粉丝正在变,也是当下最火的资源。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融通是做事情的前提。图书出版都已经到了“众筹”时代,我可以依据我的喜好“定做”我喜欢的图书。作为图书编辑,也一定要转换思维,利用已经出版的有一定热度的图书,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凝聚一部分比较活跃的学生读者,通过这种互动来了解他们的喜好及心理特点,策划让学生喜欢的图书选题。
(2)内容为王,装帧设计不必过于花哨
图书是内容产业,永远是“内容为王”。笔者责编的一本图书《十年,正青春
我和农民频道的故事》,定位为新闻类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读物。当时设计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封面,在作者与一些学生沟通后,选用了最简单的一种,封面只有标题几个大字,学生却特别喜欢,认为视觉效果很美。而许多大学生教辅却都强调“视觉冲击”,封面装祯应用多种元素,超粗超大的字体、夸大其辞的广告,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某些考研类书籍,在封面上对名师极力吹捧,什么“中国第一人”“强强联手”“宝典”“秘笈”等,如此危言耸听,何来赏心悦目的内容?
(3)聚少成多,选题注重连续性
许多编辑会认为选题的连续性及“品牌”运作是一件难以运作的事情。其实,一般图书也能运作一些“小众”品牌,尤其是对于大学读物。一般某个专业的学生一旦在某类图书中读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在学习期间,他一定还会再来找相关的此类图书。笔者责编的图书中有一套“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丛书,就是此例。最开始只是一个作者要出版一部自己的博士论文,后来又陆续联系了一些此类作者,最后形成了一个系列,虽然销量不是很大,但也受到了此类专业学生的欢迎,同时丰富了出版社的图书种类,为以后的选题市场开拓打下了基础。
综上,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对大学读物类图书编辑一点粗浅的思考。相信只要编辑认真做好每一本图书,并在图书的编辑过程中寻得一些规律,做成一些品牌,一定也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