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版画浅析
2016-05-14祝苑
祝苑
说起草间弥生,她在中国是比较知名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之一。在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宣传片上各种日本名流聚集,其中有她的身影。可见其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国际上较高的知名度。其实早在上世纪年六十年代,她在纽约就开始有了“前卫女王”的称号,影响力堪比安迪沃霍尔,直到现在她仍然是日本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草间弥生的作品的辨识度非常高,她过去到现在几十年的创作都喜欢用“圆”这个符号,不曾断绝乐此不疲。配以高饱和度、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了她极具形式感的作品。有人爱她的作品,觉得体会到了温暖、安全感、宁静。而又有人避之唯恐不及,憎恶、恐惧、甚至觉得充满死亡的气息。众说纷纭中,我们借助她众多创作形式中的‘版画这种方式来更多的了解这位大师,靠近这位大师。
上个世界五十年代,正值“波普艺术”的繁荣发展时期,她和安迪沃霍尔都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普艺术推崇“去精英化”的概念,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艺术和狗和汉堡一样可以叛卖。他们喜欢用世俗的文化符号来加以创作。之前被看作不入流的广告、卡通画等更多的生活化的形式语言用于创作,降低了艺术的“门槛”,更具有亲和性和平易近人性。艺术不再是玄妙、高深的学问。草间弥生更是亲力亲为“闯入”196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端坐其中公开立牌叫卖金色镜球。所以相比过去艺术家的创作,草间弥生的创作中‘简约就成了主旋律。草间弥生的版画的创作手法也得益于波普艺术流行的创作手段。
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繁荣时期。资本主义让更多人变为“单向度的人”。工业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人们成为齿环上的一环。所有的人变成这场工业活动中的一个点,周而复始。这个特点就类似于草间弥生作品中周而复始的连绵不断的点、浮躁压抑找不到出口的无限增殖的点。
表面的多样性和内在的单一性结合,这就是典型资本主义美术风格。这种风格和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也是保持着表面的多样性(各种类型、各种造型、各种色彩、各种用途的商品),这种多样性是刻意制造出来的:比如配料单一的食物,就只有通过不同的包装和外在形式的宣传来宣告它和其他同类商品的不同。以这种被宣传和刻意标榜的不同来创造更多的销量。同时因为原材料的多样性和配料的多样性会增加生产的成本,而且会增加生产的工序,同样导致成本的上升,而资本主义生产最根本的目标是获取超额利润,因此,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内在的单一性也是确定无疑的了。
根据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对应出现的艺术形态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现为,深度模式削平、主体性消失、历史意识消失、距离感消失等。其中,主体消失代表“零散化”一个过渡耗尽的自我,自我的存在消失,无法把自己和世界连接起来,所以剩下没有感情纯客观的表现。所以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又有一种沉闷的让人窒息的氛围,一种单调的重复的无限扩张。构建了一个以高度复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盛景。但因为这种高度的重复,使得她的作品没有办法实现创造性的推进。如果说过去的艺术作品努力想要建立一个高高在上的价值来确定自身的意义,那么后现代以降,波普艺术等潮流带来的价值削平,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创作思想上的矫枉过正。
因为“相反”与“相同”都是以“同一”作为模仿范型的概念,只有以“不同”(“绝对差异”)作为范型的时候,真正的抛开了二元论的实践才得以展开。如果没有这种跳出二元论的创作思维的突破,艺术要么走向旧的俗套,要么走向反对俗套而产生的虚无。从艺术家这个角度来看,在反抗俗套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能摆脱二元性思维,就会走向精神分裂。因此,草间弥生对自己的“精神病艺术家”的形容其实是恰如其分的。她小时候在给母亲的画像中,大量的使用圆点。据她自己描述,自己在10岁就开始被大量幻觉困扰,她的病症是她看见的世界都是圆点构成,所以圆点不仅是她的创作也是她的生活。但这种高度重复的“创作”和创造性并没有什么关系。
草间弥生说:“地球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画好了圆点,就画好了宇宙,画好了宇宙就画好了世态人生。”圆不仅是她绘画的方式,也是她探索认知世界的方式。她的画作中各种方式排序的点,各种衍生交织的点,分明都有情绪,她用最简单的元素,构筑了一个资本主义幻境。
“复制”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印刷和电影、电视等艺术方式让“原作”不复存在,独一无二性消失(拷贝都是相同的),艺术成为“类象”。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丝网版画这种“复制”形式被草间弥生充分利用结合其创作,正构成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使她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标杆,不论喜爱与否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