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6-05-14王连颖

青年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关系传统文化

王连颖

摘要:现代中国人在经济化、全球化背景下,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等均发生了变化,虽享受到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但心理与情感却在无意识中发生了变化,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深思。而我国是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物,这些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可促现代人心理更健康。本文通过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间的利弊关系,并阐明应借鉴其中的积极教育意义,促现代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关系

心理健康多定义为有良好情绪、正常智力、适度情感、融洽人际关系、高尚道德品质、成熟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一个人得成就等关系紧密。但在充满诱惑、竞争激烈的21世纪,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古代贤哲们诠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促当代人心理健康的正确教育观点,但也存在弊端,现代教育应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之处,并将其进行继承与发扬。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有利关系

(1)中庸之道。“中庸”本质含义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此外,还包括因地制宜之意。而古书上记载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即是因时适中之意。换句话说即为君子可把我自身内心世界,并根据外界刺激合理调控自身心理感受,让内心始终处于平衡、宁静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因时因地制宜。

现代社会里,“中庸”之道能视为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逆境等能不悲不喜,这对现代人寻求正确生活方式,追求完美婚姻、走上事业成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为“中庸”之道可促现代人心理平衡。例如在成功道路上,适度自信可让人更有奋斗的动力,但过之则为自负、不及则会自卑。在挫折、痛苦、困难面前,应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要让自己始终在社会生活上利于不败之地,就需借鉴“中庸”之道哲理,将自身心态调整至“中”,不可“过”,人与人交往时多点友善、少点敌意、多点信赖、少点欺骗,多合作、少对立,始终保持“坦然”“平和”心境,应对复杂社会。

(2)孝梯仁义。“孝”属于奉养父母的基本准则。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属于我们对生命的崇敬,要求关心父母、尊敬父母、从内心思想与行为两方面均表现出“敬”养之心;“仁”为人交际中彼此的互动感通,要求人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只有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建构良好人际关系;“义”属于社会客观形式法则,源于家庭中的“敬长”要求对待朋友应真诚、友善、衷信,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能两肋插刀。在《雍也》偏里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求人在交际过程中应懂得替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孝梯仁义”赋予的哲理均可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借鉴利用价值。

(3)无为而治。现实生活里,人之所以不快乐,主因欲望过多,欲望始终无法得到满足,负性情绪明显。现实生活里,人每日都在权力、诱惑、金钱之间徘徊,欲望会带来焦躁感,长期累积会引发焦虑。但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治则属于出世思想,提倡“返朴归真、顺应自然”,如“无为而无所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均主张人应顺其自然,不可强行做一些有违自然的事情,确保心情平和,不做作,遇事后懂得以退为进。在复杂社会里,“无为”态度可让人宁静面对生活,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奋斗,身心均处于理想状态。而道家的“无为而治”态度与价值取向,则属于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21实际的精神需求,可让他们心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抵抗逆境的精神力量及苦闷最佳宣泄方式。

(4)归本于空,耐得寂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踏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会面临各种机遇及挑战,欲望、诱惑、竞争纷纷涌现,愈演愈烈,烦恼与困惑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也应始终自觉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佛教注重“放下”,表明所有事物均是虚无的,佛教更回族汇总心灵意识分析,并借助“缘分”一词来阐述存在是空无的,即任何时间均讲究机缘巧合,但本质上是为了让事物回归本身,让心灵更宁静、坦然。心境平和,生命则不会被一些执着的贪婪欲望所控制。

以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紧密关联,人生活在社会上,面对金钱、权力等诱惑,应始终以中庸之道、孝梯仁义、无为而治、归本于空,耐得寂寞的心理健康思想来调整自身心态。

二、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负面关系

(1)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自律性、封闭性与内倾性。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提倡“自省”、“克己”、“谦虚”、“慎独”,这些文化理念中凸显了强烈的压抑气息,使得个人开始压抑自身内心想法,更易忽略自身真实需求,受传统文化影响,人的欲望、需求、情感均无法得到最佳宣泄。

(2)中国民众人格社会倾向性严重。大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社会化过程里,很看中群体意识及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取向相比,更注重社会价值取向,将集体利益视为至高无上,却忽略了个人利益,在与他人交往中,注重“重情重义”,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

(3)传统文化注重“忠孝”,逐渐演变为“三纲五常”,孔子则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思想,而后孟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伦”人伦之道,注重地位的层次性,与命令的服从性,这种上下级关系不利于心理健康,却更容易让人的反抗意识滋生。

(4)我国传统社会本就属于一个伦理社会,儒家思想的理念即为人一旦有欲望之念则为失去道德理性,则被视为精神状态,将人的心理与欲望彼此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不敢有欲望,不敢有需求,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极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还应取借鉴、吸取其中的精华,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根基。此外,因传统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存有一定影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者应针对当前大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还能凸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理健康哲理,让其更好的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中国关系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