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传播研究综述

2016-05-14唐春梅

青年时代 2016年7期

唐春梅

摘要:早期佛教造像有许多研究成果,对其传播路线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造成传播路径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早期佛教造像传播;南传系统;北传系统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早期佛教造像做了诸多的研究,成果丰富。本文就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传播途径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的综述。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路线上有两大方向,一是北传系统;二是南传系统。

一、北传系统

吴焯在文中指出,“乐山、彭山崖墓的佛教造像固可能从川缅入印度道传来,更大可能则是取由羌中通西域道的第三条路线。”日本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五斗米道等以蜀为中心蓬勃展开,也许道教性的佛教是从西域直接传人四川的。”胡昌健在文中认为,早期佛教是通过北路入蜀,“先至蜀西,东渐巴渝。”温玉成在文中,对佛教初传中国的南方之路进行了质疑,随后在文末指出,“传统丝绸之路就是佛教初传中国的道路。”温玉成在文中也认为,“现存的早期佛教文物都证明,佛教图像传播的主渠道仍然是丝绸之路。”黄盛璋先生认为,南方早期佛教比西北和中原皆晚,但由海上传入,四川早期佛教造像可能从滇缅道传人,但因道路艰难,更可能从海上传人,只是路线不明。

二、南传系统

南传系统的提出是由南京艺术学院的阮荣春教授最早提出的。早期佛教南传系统的提出是在对山东孔望山摩崖造像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孔望山摩崖石刻被识认出具佛教图像,开凿年代推测在东汉末。阮荣春从三方面进行质疑:(1)文物制度的时代特征;(2)造型风格之时代精神;(3)客观上有无可能性:佛像于二世纪中叶才于印度犍陀罗出现,洛阳龙门石窟于五世纪末方建成,孔望山更在洛阳之东,开雕年代只会更晚。阮氏认为孔望山造像是唐代前后之作。旧汤池在文中,从衣冠样式的角度加以批评。李发林在文中,通过标型学和地层学的角度分析了孔望山佛教造像,认为当数以东汉桓灵时期。温玉成在文中,更指出阮荣春的唐代说乃“臆测之词”,不烦驳斥。不过阮氏看法一直未改,而且跟其后来提出的南传说相呼应。因为如果孔望山造像年代较早出,则佛教通过南传之路进入的可能性便较低。

阮荣春在文中,提出了“南传系统”。作者在文中指出,从迄今为止出土的实物看,“最早的佛像并不在西北丝路,论风格也不属犍陀罗类型,中国佛像的产生与键陀罗的关系极小。”“事实是,促使中国佛像出现的是秣菟罗。”“秣菟罗在中印度,传人中国则由中国的南方而向东,与稍后兴起于西北的系统并行向东发展,(故我们称秣菟罗向东发展的为‘南传系统)”。

三、多种路线

有的专家则认为,南方早期佛教造像可能由多种路线传人。唐长寿先生认为,四川佛教文化传人途径和过程可能是较为复杂的。贺云翱在文中指出,中国南方佛教艺术的来源是多元的,在文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来源:从滇缅古道来;从海上来;从北方来;从西域来。并在文中分析了佛教传人多元性的原因,“这既与古代中印之间的交通路线有关,也与中国南北方文化有密切联系。”林树中在文中,对学术界提出的北川系统和南传系统的路线都多了探讨,最后在文中指出,“早期的佛教、佛像的输入路线是多渠道的,我主张输人的多远说。

通过上述综述,关于早期佛教造像传人中国的路线,无论是北传路线还是南传路线,都还未达成一致意见。原因在于,一是历史文献关于佛教造像传人的记载较略;二是佛教造像的遗物发现存在不均衡性,还不足以有更多的造像遗物证明这两条主要传播路线那一条更具有可行性。这些问题还待新的资料的发掘,也需要学者们采用新的视角,以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研究早期佛教造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