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驱病者

2016-05-14指尖

山西文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娘娘观音祖母

指尖

乡下老人称医生为先生,多有崇敬、景仰、热爱之意。我记忆里的童年与先生无缘,这倒不能说明我幼年时是健壮而远离疾苦的小孩,只能是说,我没有接近先生们的机会。印象中所有的小孩都是多病且孱弱的生命个体,可能是因小孩太洁净之故,落生为人后,要触天接地,沾染化解尘世中的浊气,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点像磨合和融入的样子,剔除身体里的异体,一点点地,形成同一质地的物质。这种过程是繁琐的,不可以是一个点或线去分隔开来,它需要一种适当的理由,来证明生命的演变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存在,这中间病痛和伤疤成为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而先生,在众多生命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又起到了推动和弥补的作用。所以,小孩就该不断地有病毒侵入,又不断地被先生借用外力来医治。最终,小孩的身体里形成抗体,渐渐地依靠这种后来的成基长大,进入社会。大部分人小时的病症是相同的,无非是发烧、咳嗽、拉肚子之类的毛病。请来的先生一般不在本村居住,他住在遥远的地方,白发白髯,仙风道骨,偶尔路过一次村庄,便会在不同的家里遇见相同病症的孩子。他在大人面前说相同的话,开相同的药,小孩服下同一颜色同一味道的药粉后,明天或者后天,又会欢蹦乱跳。

小时生病的夜晚是无法用时辰来计算的,无法睡眠,或者无法清醒,总是混沌不清,但祖母的脸庞、身形却是清晰的,好像以斧凿雕琢的一个具象实体,存在得有温度且有湿度。油灯映红她的脸,有汗渗出来,小布衫的领口,有隐隐约约的渍痕。她的面前,是一碗泛光的麻油,她的手里,已经有一枚沾了麻油的铜钱。我恍惚地趴在炕上,她轻轻地用铜钱刮我的后背,在细细小小的声响从背上发出来的同时,疼痛的火苗升腾起来。我好像浸在水里的人,而祖母便是那个拯救我上岸的先生。有时,祖母会央求我,让我伸手出来,给我放血。对于放血这件事,多少是有恐惧的。我的不配合除了怕疼外,重要的是怕死。

人对于死亡,有种天生的恐惧感,小孩更是。他并不明白死亡是什么,在他的觉知里,死亡,是风雨打烂的果实,落到地上后不完整的样子。他可能接受去观望一个死人的遗容,也接受去参加一个哭天喊地的葬礼,却无法去面对一间黑暗的屋子。一个人的血,流干后是什么样子,也不知晓,却抵命不去应承祖母提出的请求。该放血的时候,我总是在肚子痛,在土炕上滚来滚去地哭闹,而祖母便在大炕上随着我的滚动来回换动位置,她的针,藏在她雪白的头巾里,她需要它们帮她做活计,她的手里,只拿一根布带子,是用来勒住我的指头的。疼痛和央求之间我的抉择是颇艰难的,但最终会妥协,或者提个小小的要求,一碗糖水,或者只求祖母换一个花布条。祖母胆大心细,在似疼非疼之间,十个手指肚上便渗出暗红的血珠。祖母在村里是很受欢迎的土先生,她常被人请去放血,回来的她,颇自得欣慰。刮痧和放血后我都会有一碗糖水喝,不同的是跟红糖配在一起的料不大同而已,但都会生一身的汗,之后便可睡一场轻快的觉。而早上醒来,我面前便是那碗药,混杂着土和草、黑色的渣滓、柏叶的怪异气息,是温的,我只要屏住呼吸,喝下去,我将痊愈。

我的祖母又一次带我到观音娘娘的塑像前跪下去,祖母的供奉不一定丰盛,时是几块饼干,时是梨果,时是鲜蔬,但她总是无比虔诚,将前额直抵神龛下的黄土,那层黄土已经不纯粹了,被许多的香灰反复跌落覆盖,成了灰中带黄的土,祖母要跪很久,口中念念有词,我却听不清楚。我多是跪一下便跑开了,跑到外面的柏树下,看成群的鸟在上面叫唤,白云一团团在蓝天里走,缓慢,却总也不停步。有时,那些云便落在葳蕤的柏叶间了,一时树绿得润朗,村庄在树下,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然。后来知道,我喝的那碗药,是祖母向观音娘娘讨来的。我说如何讨得?她说,点三炷香,烧一叠黄表纸,然后用净器将香灰和纸屑接起来,再从庙院的柏树底求些柏叶,回家来用清水煮沸,温凉了喝下去,百病全消。我便说,那观音娘娘是先生嘛。祖母便笑着不着声了。某小孩发疹子,疹子将喉咙都堵了,大人来求了药,回去煎罢灌之,便睁眼开口。

一时间村里村外,求药的人甚多,据说次次灵验。有人扯了红布,有人写了牌匾,有人做了大供,乡下人讲究静,求药多选后半夜,一夜之间的事,多覆地翻天,生死两重天。一尊泥胎成为乡下人的先生,保了十里八乡小孩的安康。许多年后,某一日查资料,查见一则:柏叶煎剂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一时寂然不语。真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啊。

到我稍大些,村里配了赤脚医生。村里人也喊他先生,但前面带了个“小”字,先生是一个年轻的残疾人,整日坐在庙旁边的小屋里,捧本药书细看。他的到来,并没有改变村人的习惯,观音庙香火鼎盛,他巴巴地在清晨看着关上的庙门,食无滋味。当然,事物存在就是有道理的,它存在,便会被接受。所以乡人擦伤跌破之类的外伤,以往也不过一把黄土了事,现在有了小先生,他成捆的纱布、成箱的药水便有了用途。

小先生是个少语的人,语少,心便慧,凡事历来两面,他包扎的伤口,真可用完美无缺来形容,即便是伤口大,需要缝合,他的下手和针脚都是被人啧啧称赞的。而那个裹了绷带的人,脸上竟然是一种骄傲的神色,仿若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并不为伤口的缘由悔恨牢记。也有婆姨去买安眠药,她们仗着自己做了大人,有了孩子,便去逗小先生,总是说:小先生,我老汉半年才回来一次,晚上老也睡不踏实,像得了病,给人家瞧瞧吧。小先生便红着脸将冰凉的手指按到她的手臂上,其实他或许也知道她们不过逗他玩罢,但一个先生,总是不能拒绝有事相求的病人的。最后那婆姨拿着开来的几粒药笑嘻嘻地走了。而五道庙等着的一干男女老少,在不久便会哄堂大笑。那笑声,传到小先生的诊所里,小先生正在洗手,他怔了怔。

小先生的病人越来越少了,他的书换了一本又一本,后来他便跟人坐到了五道庙听人谈天。我跟伙伴们玩耍,路过五道庙,他雪白的衬衫在一群青衣黑裤里煞是扎眼,他接过别人递过来的旱烟袋,抽了一口,烟雾把他整张脸覆盖了,而他的咳嗽声在那群人中间越来越轻。五道庙跟观音庙相对,坐在五道庙的人,一眼便可观见观音娘娘身上的红布。

猜你喜欢

娘娘观音祖母
娘娘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
祖母家的夏天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