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作文中的“创新”
2016-05-14孙辉
孙辉
新课标对初中作文的要求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写作的约束。事实上,这也是鼓励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勇于创新,那么,从从哪些方面创新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在立意构思上创新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统领文章的中心。 立意要求内容正确、积极向上。对同一事物或者同一材料,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体现在作文中,立意构思的角度就会不尽相同。中考考场作文创新,立意新颖非常关键。那么,如何在立意构思上进行创新呢?
举个我教学中的实例,我曾经布置一篇以“困难”为话题的作文,当时大多数学生都写要勇于克服困难,就能成功,大都没有什么新意。但有一名同学的作文却别具一格,她模仿《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写法,把“困难”人格化了:
一天,“困难”很想知道大家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因此他来到不同的地方,看到大多数人为自己历尽艰难险阻,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但也看到一些人妄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因此“困难”给辛勤的人们以收获,让那些投机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篇作文思维角度独特、敢于创新,充满了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
写作时,面对一个话题,同学们可以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选择一个新的切入点。正如走路,有人走大路,有人走小路。大路固然好走,可走的人太多,小路虽曲折,或许可以率先到达终点。如齐齐哈尔市2015年的中考作文题之一是以“等待”为话题。很多同学都是从“学会等待”的角度成文的,而有一名同学另辟蹊径、反弹琵琶,他从“不等待”的角度成文,论述成功无须等待,文章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当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立意方面创新,首先要从所给话题中找出可以立意的多个角度,然后再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找到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立意,这样就可以做到立意创新。当然,立意创新的前提是立意一定要正确,要积极向上。
二、在选材上力求创新
想让文章血肉丰满,选材很关键。同学们若想在选材上有新意,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可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学习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事物。比如要写一篇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许多同学构思时可能只局限在校园里的一些大扫除之类的劳动,这样写起来会很平淡。但如果我们能够在选材上做到创新,利用假日的时间去田野观察、体验农民伯伯耕种、丰收的场景,甚至亲自参加劳动,然后就此选材作文,这样写作效果也许会更好。
在选材上有所创新,需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和积累。例如2010年齐齐哈尔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之一是以“趣”为话题,一名考生从“棋之趣”“歌之趣”“淘之趣”三方面选材,描述初三忙中有乐的生活。这名同学截取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由于平时细心观察,才使作文生动有趣,取得了满分。
生活是我们最丰富的素材库,我们在用心感受生活、关注生活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才能在作文时做到选材有所创新,才能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三、在形式上力求创新
我们平时写作文大多是写常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但也可以尝试写一些新的文体,例如辩论、求证题、病例分析、审判书、日记等。一位同学运用了数学等式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幸福的感言》,以下是文章的一个片段:
妈妈的唠叨=一杯牛奶,是纯白色,代表妈妈纯洁无私的爱;爸爸的微笑和鼓励=一座大山,代表父爱的深沉;老师的教诲=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样的文章即使语言不是多么有文采,但写作形式比较新颖,采用了数学中的等式的形式,突破常规,做到了形式上的创新。当然,在追求形式新颖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性,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四、语言上勇于创新
作文的“新”首先要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如果语言过于普通、人云亦云,就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也不可能吸引读者。古人写文章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写作中,同学们也要在语言上力求创新。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只是堆砌文字,习惯记流水账,文章缺少文采。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阅读量小,阅读时只顾“看热闹”,不注意思考,不注意学习。要实现文章语言的创新,需要同学们养成多阅读、多积累、多练笔的好习惯。同学们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心得、积累名言佳句等方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平时积累得多了,写作时在适当的场合才能灵活地运用,形成自己的有创意的语言。要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加以融会贯通,实现真正的创新。
以上几点,是我对作文“创新”的几点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