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南丹县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2016-05-14梁日红符翠芬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玉米

梁日红 符翠芬

摘 要 2013年,南丹县对11个待审玉米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B1、B2、B5、B11、B6、B7、B3共7个品种比对照正大619增产明显,推荐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而其他4个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建议在本区域作为淘汰组合。

关键词 玉米;区域试验;南丹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4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评选出适宜南丹县及广西山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新玉米杂交种,为玉米新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南丹县玉米生产发展。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编码见表1。

1.3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南丹县八圩乡八圩社区甲近屯,东经107°54′,北纬24°98′,海拔570 m,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地力中等。土质为沙壤土,冬闲地,前茬玉米。

1.4 试验方法

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行长5.7 m,行距70 cm,株距28.6 cm,小区面积20 m2,单行单株种植,密度统一为49 500株/hm2。重复间走道90 cm。实收中间三行(面积12 m2、共60株)计产。四周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各小区收称果穗鲜质量,第二重复留晒,脱粒后用测水仪测定含水量,然后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3%)的籽粒产量(用校正产量),由折干率计另两重复产量。对照品种为正大619,生产阶段对参试品种实行编码,试验完成后解码。区试1 a后,淘汰平均产量低于对照或综合抗性差的供试种[1,2]。

1.5 栽培管理

露地栽培。3月27日人工点播,播前精细整地,基肥施用N-P-K=15-15-15奥特尔复合肥1 125 kg/ hm2。3月27日喷芽前除草剂48%乙·莠2 700 g/hm2,用“土壤菌虫一扫光”37 500 g/hm2拌基肥撒施。5月2日定苗。5月14日结合小培土,施尿素22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45%奥特尔复合肥150 kg/hm2.。6月7日结合大培土,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45%奥特尔复合肥

75 kg/hm2。7月21晚和22晚大风大雨导致部分植株倒伏,7月23日及时扶正,对产量未造成影响。7月31日-8月11日收获。玉米生长期观察记载品种物候期、主要性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乳熟期取第2重复第2行第3~13株测量株高、穗位高。收获时选取有代表性果穗10个进

行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表2为物候期等记载;表3为主要性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表4为各小区产量。

2.2 结果分析

2.2.1 生育期

从表1看出,各参试品种的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和生育期有一定差异。生育期为115~125 d,其中B6、B7、B11为122 d,与对照一致。B4、B10为115 d,较对照早熟7 d。B3、B9为119 d,较对照早熟3 d。B8为120 d,较对照早熟2 d,B1、B2 、B5为125 d,较对照晚熟3 d。

2.2.2 抗逆性

从表1、表2看出,B5纹枯病发病率为1.1%。所有参试品种锈病发生程度1级,大斑病、小斑病、穗粒腐病、茎腐病、青枯病,丝黑穗病和其他病害全部0发生。试验期间,旱、涝、寒未遇;B7倒伏率为8.3%,抗倒伏能力稍差。B11、B8、B3倒伏率分别为3.7%、3.3%、3.0%,轻倒伏。其他品种0倒伏。所有参试品种倒折率为0。

2.2.3 丰产性

从表3看出,对照正大619折合产量8 325.0 kg/hm2,列第8位;B1折合产量9 433.5 kg/hm2,比对照增产13.3%,列第1位;B2折合产量9 117.0 kg/hm2,比对照增产9.5%,列第2位;B5折合产量9 075.0 kg/hm2,比对照增产9.0%,列第3位;B11折合产量8 700.0 kg/hm2,比对照增产4.5%,列第4位;B6折合产量8 616.0 kg/hm2,比对照增产3.5%,列第5位;B7折合产量8 508.0 kg/hm2,比对照增产2.2%,列第6位;B3折合产量8 374.5 kg/hm2,比对照增产0.6%,列第7位;B8折合产量8 158.5 kg/hm2,比对照减产2.0%,列第9位;B9折合产量8 142.0 kg/hm2,比对照减产2.2%,列第10位;B4折合产量8 083.8 kg/hm2,比对照减产2.9%,列第11位;B10折合产量7 959.5 kg/hm2,比对照减产4.4%,列末位。

3 结论与讨论

3.1 综合抗性

本试验有一定局限性,所有参试品种病虫害均为轻发生或零发生,综合抗性都较强,无差异,抗性有待下一年度试验观察或交由广西区试年会讨论,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综合广西其他6个区试点综合定论。

3.2 产量及适应性

试验表明,B1、B2、B5、B11、B6、B7、B3这7个品种在本区域产量高于对照,生育期与对照相比早晚熟误差在4 d内,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参加下一年度生产试验。B8、B9、B4和B10产量低于对照,建议在本区域作为淘汰组合。

参考文献

[1]时成俏,黄安霞.2007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报告[J].南方农业学报,2008,39(5):573-577.

[2]和金润.2015年兰坪县普通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年终报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8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2018年福建省联合体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研究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