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小学语文特点 唤起学生学习激情

2016-05-14梁玉刚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导入师生关系情境

梁玉刚

【关键词】 情境;导入;师生关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45—01

激情像埋在孩子心里的火种,一旦点燃便会熊熊燃烧。于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喜爱,便会迅速生长。但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厌学成风呢,我们新时代的老师又该从何做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起来,让语文课堂激情四射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语文的特点,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1. 谈话导入,激发“心”动。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利用平等谈话,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位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使学生从教师充满激情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问题导入,激发“心”动。“学习贵在质疑”,关键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教师围绕课题或中心,精心设计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起来。提问要“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3. 情境导入,激发“心”动。(1)音乐渲染,激发情感。音乐不仅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渲染教学气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选取的音乐与文本相符,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先配以哀伤的乐曲向学生讲述邓小平的丰功伟绩,然后默哀一分钟,在这种沉重音乐渲染下,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一个远离自己的特定环境,此时让学生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敬仰、怀念之情朗读全文,他们读得动情,学得认真,是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从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直观影像,创设情境。小学生以直观形象记忆为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把课文中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以帮助学生再现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朗读。例如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观看残酷无情的二战录像。学生亲眼目睹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反抗者的勇敢机智。那惨无人道的战争画面扣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动而辞发”,学生怀着对英雄崇敬的情感,声情并茂地去朗读课文,有效地增强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效果。

二、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激情

语文课堂永远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因此,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能触动灵魂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但是,要想触动学生的激情,作为语文老师就必须在正确、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激发点。在课堂上,教师就从这个激发点出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用他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积极地感悟他人的思想感情。

三、保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语文课堂个性张扬,激情四射的关键。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换来学生敞开心扉的信赖,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激情四射。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教师要毫不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贡献精力、才干;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信任学生,出自内心地关怀学生,像慈母般地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

四、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自信快乐成长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评价的权利下放,让学生自主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哪怕是片面的,都要给予宽容和理解,不以统一的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维,进而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始终让学生自己当自己的评委,教师仅在一旁引导、点拨,和学生作平等的交流。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一方面须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个性张扬,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还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挖掘。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也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张扬,从而使语文课堂激情四射。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导入师生关系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