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备课札记
2016-05-14刘元立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对话过程。我在准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的教学时,反复咀嚼文本,围绕“对话”并利用多个“对话”设计教学,设定教与学目标为──“快读课文,通过赏读四句话理解题目含义(重点),品读关键句段体会成长感受(难点)”,四个教学环节为:
一、对话留守,从自己出发。
二、对话情节,从文本入手。
方式:阅读课文,简述故事。
目的:理解题目第一层含义:杜小康与父亲牧鸭生活的孤独行程。
三、对话小康,从言语进入。
方式:赏读杜小康说的四句话。
形式:每句话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方法:读占鳌头,例赏第一句,自赏第二句,合作交流赏读三四句;穿插赏析人物语言“联系语境、揣摩心理、读出人物”的微课,适机补充相关资料;
目的:理解题目第二层含义:杜小康牧鸭生活过程中心理上的孤独旅程。整个过程紧扣“对话”,抓住文本细读中对言语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以学生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
四、对话自己,从生活落根。
这个设计是基于同课标、原著、编者、作者和学生对话的。
对话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强调了对话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阅读的重要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内容为《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对话原著。要读懂杜小康,绝不能把他抛在《草房子》整个故事外。遭受家庭变故、跌进生活谷底的杜小康拼搏逆境的顽强,与我们真诚团结、不畏艰难挫折、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相契合,也与人类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相通。因此教学中我始终以杜小康说的四句话串起有关故事,并在品读中适当补充了原著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带着一种精神预设走进文本,走进杜小康;也激发了阅读《草房子》的热情与渴望,让教学彰显宽度与厚度。
对话编者。教科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编者之所以把某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中学习,自有他的用意。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选编的《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写的都是少年生活。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可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因此,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来理解作品,分析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结合具体环境,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又通过阅读作品进一步丰富其人生感受。
对话作者。作为世界儿童图书创作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小说恒久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读《草房子》、读《孤独之旅》,我们可以触摸到那种温暖的生命的活力。远离油麻地的牧鸭之旅,不仅仅是让杜小康长大了,走向了坚强;更重要是让他真正理解了生活、理解了生命,让他懂得怎样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孤独的行走者呢!
对话学生。我校是皖北一所最普通的农村薄弱学校,600名初中生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我所任教的九年级(1)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44个是留守儿童;九年级(4)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38个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或独自孤立生活,或与弟妹相伴共栖,或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相随。部分留守孩子自卑、孤僻,不愿主动参与课堂。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式要灵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孤独之旅》是一篇写农家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我校九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是为了与让学生对话。毕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
考虑到九(1)班学情,本课教学内容宜作选点突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因此,我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没有太多零碎的问题出现,整堂课就是紧紧围绕杜小康的四句话开展,始终如一暗扣着为什么“旅”(踏上孤独之旅)──怎样“旅”(感受、享受孤独之旅)──“旅”后收获(感悟孤独之旅)这一心理成长历程,让学生充分赏读“孤独”。这样学生的思路不会散乱,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开放度也会大大加强。另外,整堂课以文观己、以己悟文,会令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孩子感触更深。
刘元立,教师,现居安徽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