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2016-05-14焦兰兰
古典诗词作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广泛普及,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策略、方法都有了相应的变化。但目前我国初中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重诵读、轻感悟,重词义、轻审美,重讲授、轻探究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来看,充分认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探索人文素养培养与初中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品味意境,凸显本质,促进意义学习
1.共创意境——感知诗言之境
诗词意境的形成不仅在于作者的创作,还在于读者的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思考和经历品读古诗词,重新建构诗词意境,赋予古诗词以新生命。首先要品味其语言。如《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中,起首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性”二字将作者的人格品质和精神气质直率展现,表达出作者本性的淳朴与宁静。再如《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喧”一“动”不着痕迹地将浣女、清泉、翠竹、青莲等情境相连,构建了一副美好的生活图景。其次要再现其画面。以《山居秋暝》一文的教学为例,要引导学生对诗文中描绘的“明月”、“清泉”、“松石”,以及喧闹的浣女、唱晚的渔舟等画面进行重构,真正理解作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之美,进而切实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旨归妙悟——领会诗蕴之境
古诗词讲求“不得一字,尽得风流”,体现的是一种“意在言外”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背景知识,体会作者或对世事的审视或对历史的反思,前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后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时除了基本的词义的理解,更要通过对苏轼当时谪居的背景,通过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悟,去体会作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横槊气概和英雄本色,并理解作者不得志,心中无限忧愁无人诉说之感。通过对诗韵之境的领悟,达到学生对诗文的深入理解。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古诗词的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和辅助作用,注意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首先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入诗词学习。如在《琵琶行》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向学生描绘这样一幅画面:得阳江边的秋夜,枫叶随秋风而落,江岸边两匹瘦马,江上一叶小船,在苍白的月影的映衬下,主客两人默默无言、依依惜别。这时忽然听到江面传来琵琶之声,主人忘归,客人也忘记了出发。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呢?为什么会有“主人忘归客不发”呢?其次要选用恰当的多媒体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电视作品《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三国、赤壁的相关图像,让学生进入词境,发挥自己的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推进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学生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篇诗词的学习中,由于苏轼和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词人,然其具体词风有相近之处又有不同。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关于豪放派词人的相关资料,分析苏轼和辛弃疾在词作风格上有何异同点,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苏轼或辛弃疾的一篇词作介绍给大家,通过对比和介绍,让学生自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古诗词的学习作准备。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教师要以感悟意境为目标,夯实语言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从文言基本能力与古诗词诗韵内涵等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焦兰兰,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