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应从读懂开始

2016-05-14孙立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层级诗人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中规定属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的两个考点,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的能力层级是D级,就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而在新课标高考试卷中,诗歌阅读题通常是1则,2题左右,分值10分左右,占试卷总分的十五分之一,因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从高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诗歌鉴赏,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大量地做诗歌鉴赏题,可在我执教多年后发现,不论我们做多少题,讲多少题,总结多少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学生还是在考试时关于诗歌鉴赏普遍得分不高,沉下心来,与学生畅谈后才明白,学生的根本问题不在诗歌鉴赏的方法上,也不在诗歌鉴赏的技巧上,而是学生首先根本读不懂诗歌本身,不知道诗句的含义,更何谈鉴赏。所以,我认为诗歌鉴赏应该从读懂一首诗开始,理解诗中每一句的含义。

那么,如何读懂一首诗呢?我认为:

一、反复吟诵 品赏韵味

诗,皆为诗人感于物而作,是诗人心灵的映现。一首好的诗歌,往往给人塑造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让人读起来身心愉悦,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

吟诵对于诗歌的欣赏具有很大的作用。我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声律顿挫的特点,是声情并茂的产物。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随着情感的兴会,神思的涌起,“言泉流于唇齿”,“吐纳珠玉之声”,诗人内心的情感伴随着吟诵自然涌出,所以刘勰在其《声律》篇中说:“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所以古人作诗又称吟诗。

二、联系实际 获得体验

教学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在分析宋朝刘攽的《新晴》一诗时,赏析原诗“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中“偷”字的妙处,我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时候会“偷开”呢?再一次重现学生进教室时的动作,让学生通过动作的再现感知“南风”的“偷”的效果。我们有时可以在找准整首诗歌的关键之后,再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切入点,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

三、发挥想象 调动思维

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在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进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在此调动学生的联想,承“微阳下乔木”而来,应该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今人似乎已经难以越唐诗宋词的巅峰。所以,我们不乞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写出上乘之作,但我们需坚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读懂诗,可以鉴赏诗,愿意吟诵诗,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我们灿烂的文化瑰宝——古典诗歌!

孙立红,教师,现居新疆霍城。

猜你喜欢

层级诗人诗歌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