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怒”文赏析
2016-05-14王淑珍
王淑珍
摘要:阅读和写作指导,离不开例文的感性呈现和教师的引导分析。我们的教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作为教师,我们大可不必东奔西走,而可以扎扎实实立足每一篇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对所学课文做系统的归纳、解说、分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阅读和写作的指导体系,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待教材、如何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何提升读和写的能力。
关键词:怒;人物描写;个性;性格
阅读和写作指导,离不开例文的感性呈现和教师的引导分析。我们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作为教师,我们大可不必东奔西走,而要认真对待每一篇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对所学课文做系统的归纳、解说、分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阅读和写作的指导体系,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待教材、如何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何提升读和写的能力。下面就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人物“怒”的描写的分析,谈谈对教材所提供的课文的处理和运用。
一、关于“怒”态下的肖像描写
“怒”,是最真实的情感外在表现形式,伴随着怒气,人的面部会发生强烈的变形。抓住人物发怒时的肖像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极具感染作用。
《鸿门宴》中樊哙闻帐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怒在心头,遂带剑拥盾硬闯军门,“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然后,以斗饮酒,啖生彘肩,怒叱项羽。此番壮士之举豪气干宵,痛快淋漓,惊得项羽瞠目结舌,失去主张,遂使险象环生的局势得以缓解,成功制造了刘邦逃跑的契机。这里,作者把樊哙大怒时的眼睛、头发做了夸张式的呈现,樊哙有勇有谋的鲜明个性跃然纸上。
二、关于“怒”态下的动作描写
怒源于气,始于自然本性,也最能表现人物的原始个性。文学作品中,在塑造人物性格时,有很多是集中描写了该人物怒时的动作描写,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持璧至秦国后,秦王的一举一动印证了其献城是假,夺璧为真的阴谋。于是蔺相如设计将璧要回,面对狡诈的秦王,他临危不惧:“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痛斥了秦王的卑鄙行为,表达了与和氏璧共存亡的决心。秦王被迫让步,蔺相如的勇敢与智慧在这一瞬间尽显无遗。文中寥寥几个字,“持璧”“立”,“倚柱”,三个动词,写出了蔺相如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果绝豪气。
三、“怒”态下的语言描写
人们说,酒后吐真言,其实,怒时也吐真言。这份真言,最能体现人物特定情形下的反应、智慧。
《崤之战》中晋军大败秦师,俘获秦国三员大将。但晋襄公被太夫人文赢所骗,将他们放回秦国。晋主帅得知后怒不可遏,叱责襄公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在这里,主帅先轸怒而不顾尊卑,直称襄公母亲(文王夫人)为妇人,并“不回头就吐唾沫。”此番语言、动作描写,虽寥寥几句,却将这位老臣一心为国,耿直不阿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传》中记载了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因为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宠爱郑庄公的弟弟段,段却据地叛乱,郑庄公迁怒于母亲,把母亲贬居于城颍,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很有名的充满诅咒意味或者泄愤的话。当然,此后不久庄公后悔,等到颍考叔献策使其与母亲真的在大隧中相见,母子二人喜极而泣,说出“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这句话和前面的话相呼应,也真的让人百感交集:一时大怒说出绝情的话,终究也是会后悔的。
四、“怒”的情节推动
怒之有因,怒之有理,怒之有节,方显人物“怒”之灿烂。清初文人张潮说,《水浒传》是一部怒书。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到杨志丢失生辰纲,武松大闹飞云浦,再到宋江怒杀阎婆惜,《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几乎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出了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决断。此外,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表现出了其对封建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可悲可叹。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伍子胥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掘出来,用鞭子抽打,以报杀害父史之仇。这两个人的做法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品格”,也未免令人不齿。以上这些人物怒时的举动都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反过来,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也决定了同一怒字下其表现的千姿百态。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言:“夫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此言渲染了天子之怒的威严,嘲笑了布衣之怒的渺小。面对秦王的无礼,唐雎勇敢地予以驳斥:“匹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此言提醒秦王布衣之怒也同样能惊天地,泣鬼神,只要他是一个英雄。同是一怒,勇者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于是《陈涉世家》永载史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弱者敢怒不敢言,小小《卖炭翁》只能吞声忍气,苟且偷生。这是人物的处境与力量使然。
人物的性格制约了人物的情感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情感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将这些材料集中起来,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工具性”的作用,带领学生深入细致的分析,一定会让学生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谈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01.
[2]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1.01.
[3] 叶圣陶.“怎样写作”.中华书局,200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