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14张金英
张金英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当中最基本的一门课程。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的最基本要求。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力,创新意识,想象思维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小学期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绝佳的黄金段,小学生在此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忽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的最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少”的问题。俗话说,多读书,便能悟出其中的道理。由此我们便知阅读的重要性,再难理解的东西,多读几遍,它的含义也会跃然纸上。并且,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开拓视野,提高审美,同时,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迫在眉睫。要切实的提高阅读,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在阅读初期,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从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声情并茂的领读学生,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循教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老师应该调整固有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标为目的,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切身感觉处在课堂像是在游乐场里,那样,教学的效果将事半功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遵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期的目标,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根本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需要在长期培养、锻炼后形成。小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形成阅读习惯,不断地扩大阅读面,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然而,目前小学生阅读的时间主要集中于课堂时间,阅读时间非常有限,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忽略对学生多多阅读以培养语感,积累丰富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2、教学模式单一。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讲授。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非常少,知识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造成阅读课堂上学习氛围沉闷,学校效果低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当下的教学计划。
3、教学方法落后。在现代教学计划要求下,小学语文老师开始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然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少用到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千篇一律的阅读方法,忽略用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要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整个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放开整个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让学生感觉到在整个课堂的存在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思考,掌握所学的内容。让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让学生真实的爱上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给予点拨、启发和鼓励,把更多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上。其次是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鼓励,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获得阅读成就感。可以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不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还充分挖掘学生语文阅读的潜能,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
2、巧妙利用现代科技,丰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室配备多媒体已经司空见惯。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阅读特点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而将多媒体和教学课堂联系起来,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巧妙利用多媒体,把原来一些枯燥的,毫无画面感和动态的东西搬上荧幕,使音、形、图,文等各个方面同时出现,借助于这一具体的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效果,使原来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有效地刺激脑部活动,同时更使乏味的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对于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语文具有极大地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提升整个语文教学都有极大的帮助。
3、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效地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提问法。《草船借箭》的阅读中可以抓住“借”字进行提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阅读进而探讨答案;②矛盾法。《再见了,亲人》中“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着”,这里的“焦急”和“耐心”用在这里是不是矛盾;③环环相扣法。教学《晏子使楚》时,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晏子到楚国去干什么?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的?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学生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全文。
通过这些阅读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轻松的领会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