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孔留矿法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与探讨

2016-05-14郭永春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7期

郭永春

摘 要:景洪曼迈矿山矿体赋存条件较好、形态变化较稳定,2001年进入井下开采以来,曾先后试验和使用了小分段空场法采矿等多种采矿方法。本文着重分析探讨浅孔留矿采矿法在小型矿山较薄至中厚低品位矿体中的应用实践,并着重分析论述此回采方法的采场构成要素、放矿结构、回采及出矿运输工艺。

关键词:浅孔留矿法;浅孔凿岩;回采;无轨运输

1 曼迈矿山地质概况

勐海曼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南段,产于元古界澜沧群巴夜组二云石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的花岗岩接触带中。矿区由老至新出露的地层有华力西晚期(γ43)元古界澜沧群巴夜组(Ptb)、南木岭组(Ptnm),矿体产于华力西晚期(γ43)与巴夜组上段(Ptb2)地层接触带矿体产状:走向120°~300°,倾向30°,倾角60°~80°。

2 现状

2.1 问题的提出

(1)民采小分段空场法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中段出矿运输效率低下。

(2)回采矿工作面涌水量多,工作面作业条件较差,采场回采进度慢。

(3)工人在空场下面出矿作业,安全隐患大。

(4)回采大块率高,二次破碎工作量大,贫化损失大。

(5)采空区未进行处理,安全风险大。

2.2 采矿方法的选择

(1)采切工程量少、布置灵活、适用于厚度薄和产状较陡的矿体。

(2)自下而上浅孔分层挑落,崩矿步距易控制,大块产出率低,顶板易管理。

(3)分层落矿高度低,落矿效果好,贫损率低。

(4)物耗低、工程投资少、采矿综合成本低。

(5)漏斗出矿、多台改进型6吨农用自卸翻斗车运输,中段出矿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易管理。

3 浅孔留矿采矿法

3.1 开采技术条件

该方法要求矿体厚度不大,倾角60°~70°以上,顶底板矿围岩较稳固,产状单一。该矿山矿石品位中富,有水易结块、含硫易自燃。结合民采生产技术条件,浅孔留矿法比较适合中小型矿山开采。

3.2 回采工艺

3.2.1 采切工作

矿石静脉内装修运输巷的动脉和静脉,装修每5~6米一个矿漏斗,双方在室挖掘脉内行人通风提高,通过中间,在行人通风提高,每5~6m推进两岸的室联系方式,并开始削减和采矿与平在战壕里工作。

3.2.2 凿岩爆破

浅孔留矿法在采矿作业空间后,形成层层挖掘。分层2.5~3.0米,为梯形,我们一般用YSP-45和欧美-27风钻钻孔。根据矿体的洞孔的形状和厚度是锯齿形或梅花形排列,根据采场长度,部署1或2套钻机钻井。人工装药起爆管作为岩石爆破的炸药。

3.3.3 矿石运输

满足采场工作空间的要求,采场必须释放三分之一的矿石,直接从漏斗的底部挖掘大量的矿石。

3.2.4 采场通风

采用通过风力流改善通风,利用人行通风天井使矿外的新鲜风流进矿房,新鲜风流冲击到工作面,达到换风的效果,而另一端的天井将污风带入回风巷。

4 存在的问题

(1)机械化程度不高。部分放矿后,将采石场内体积大的浮石破碎,以保证场地的平整。现在这些工作几乎不可能使用机械操作,主要由人力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

(2)矿柱矿量损失贫化大。在回收过程中,柱矿石贫化损失,如果柱不能及时恢复,将会是一个永久的损失。

(3)矿石遇水易板结和自燃。矿体中含硫较高,矿围岩裂隙发育涌水大,由于漏斗放矿不均匀或采场存矿时间过长,采场内易发生矿石板结和自燃。

(4)空区处理滞后,资金较长时间积压。由于采场矿石需矿块全部挑落后才能一次性均匀放出,带来资金积压,且待采场矿石全部采出完后才能进行采空区处理。

5 结语

(1)出矿、运输等工作均在巷道中进行,避免了空区作业。

(2)及时恢复列和底部列之间的采场,减少矿石损失和时空处理,使随后的复苏不受工作压力影响。

(3)极大地提高了出矿强度,中段出矿运输采用多台改进型6吨农用自卸翻斗车,由于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4)工人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安全性也就大大提高。矿山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矿山安全因素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英豪.浅孔留矿采矿法回采工艺技术探讨[J].有色矿冶,2003(04):2-4.

[2] 言军跃.浅孔留矿法的改进与改造技术[U].湖南有色金属,1996(0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