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控制探讨
2016-05-14张红雷
张红雷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快步的向前推进沥青硷路整成为市政道路建设的首选。能否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交通现代化进程的的最主要因素。当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函待解决,通过研究者们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不懈研究,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被应用于建设当中。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5.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148―02
前言
近年来,我国市政路面的建设量逐渐增大,相应的在建设中出现了由于技术、管理及材料选择等原因导致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为了有效的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控制,就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例如:路面的设计工作、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分配等等。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期工作进行的就会很顺利,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1.1道路的基础设计
设计者没有遵循公路设计规范在路面结构层的连接设计上没有针对性导致孔隙过大,从而影响了路面的强度,一旦出现超载和车流量过大时容易出现路面的开裂和下陷,影响了路面的整体性。缺乏数据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在施工时没有确切的技术指导。路面荷载和交通量的计算上缺乏依据,从而使得道路的使用年限模糊化。排水设施不到位在城市道路建设时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或不进行设计导致路面渗水,降低了土基的强度引起路面的塌陷和冻胀现象。
1.2道路的施工过程
表现有:半刚性的施工质量低劣;层间连接的施工质量缺乏保障;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粗糙;路面裂缝多且伴有纵向裂缝,与高速公路相比较,病害发生率偏高;路面在连续降雨后会出现坑洞多、网裂严重等质量问题;公交汽车站台与道路交叉路口存在车辙严重、面层细料脱落等病害。
1.3道路的管理和维护
在沥青路面的建设中,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往往相关部门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认为只要把工作安排给施工人员,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最后直接验收成果就行了,这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由于对道路监管不力,大量超载车辆就会肆意的进入市区,对道路造成极大的危害。在道路路面受到严重破坏时,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还是比较松散,使道路后期的养护工作始终达不到标准。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1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的质量和集料配比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公路的强度是决定公路是否能满足载荷要求的主要因素。对于集料要求粗糙度大、质量符合规范、采用二次破碎工艺、并严格控制碎石尺寸。施工过程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的同时还能避免基层裂缝增宽增多,工程实际建设中一般控制水泥用量在5%。对基层、底层配合比进行设计时河制作样品来进行试验确定其配比能达到实际要求。选择沥青时可根据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进行选择洛项试验应该要达到实际条件加抗高温、抗高压、抗负荷等确保该沥青的稳定性。
2.1.2强化路面的设计工作
在沥青路面旧的建设中,要注重路面设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收集相关的资料,科学合理的确定道路设计参数,根据每个城市的交通车流量大小和实际道路情况,来设计道路的承载力和强度,以此来保证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在我国市政道路大多都是以轻型车辆为主,因此在路面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因素,要设计以轴重为荷载标准的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中,是根据各个阶段的交通车流量与通过路面的车辆型号决定的,城市的工业区和建筑施工区经常会有大型车辆进出,这对这一现象,路面施工管理部门要考虑超载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要强化有重型车辆经过的路面。在市政路面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每条道路的车流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标准,通过路面质量,节省沥青路面的建设费用,从而增强道路的耐久性与实用性。
2.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关键。所以需要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2.1混合料的生产拌制质量控制
针对沥青的施工要准确掌握好搅拌各材料的温度和用量使得沥青温度保持在170℃一180℃左右。混合料温度在160℃一170℃,沥青施工时要保证在气温较高情况下沮下层表面要干燥加果温度较低要采取可靠措施保证高温碾压。碾压沥青面层时要求压实、平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集料表面或底层有泥土等杂物时要进行清除或清洗。
2.2.2混合料运输工序的质量控制
(1)安排专人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的温度,检测时保证仪器的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2)为了减少粗集料的离析现象,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指挥汽车驾驶员在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要应前后移动车辆(至少三次),确保车料分层装料。
(3)为了有效减少离析,施工过程要求施工单位在摊铺机输送螺旋的前挡板下部加设柔性挡板;运料车增加尾侧挡板,并多级顶升卸料;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收斗次数等措施,以确保摊铺均匀性。
(4)在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方面上考虑,运输车辆的运量(建议70t以上)应高于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摊铺机在摊铺作业前方应至少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施工人员应指挥运料车辆每次卸料后必须将车舱内的余料倒净防止硬结,影响后面运料的质量。
(5)运料车辆的防护措施方面,施工单位应确保车辆有良好的篷布覆盖设施,能够起到保温、防雨、防污染的作用。
2.3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在摊铺前,对下承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进行修复。摊铺时,采用连续稳定的摊铺。摊铺时摊铺机的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不应随意变换速度,及时清除履带下的混合料。吃饭时切忌停铺用餐,应轮换交替进行,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摊铺前应将熨平板加热至规定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熨平板逐步达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熨平板会加大变形,出现“反翘”现象,要逐步将预拱进行微调加大,以保持摊铺面横向呈直线。
2.4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压实度和平整度控制最重要,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控制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业质量,要注意以下问题:制订好混合料的现场作业计划,要考虑好适度运力冗余情况,配置与施工需求相匹配的施工器具,建议3台以上压路机,且包括 轮胎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实工艺和压路机组合形式,按初步、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碾压,以实现最佳的碾压效果;注意接缝处理问题,市政道路路面的接缝较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由于通车需要导致冷接缝纵向接缝较多,建议为摊铺设备增加配置沥青加热系统,以实现冷接缝的热处理,改善冷接缝产生的问题,对纵向接缝引发的接缝离析要有足够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严格的施工技术加以避免。
2.5要加强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在路面建设施工后,道路管理部门要对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保证路面建设质量达到标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施工路面,应及时进行返修。道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派技术人员到路面现场对道路进行检查,发现破坏的路面要紧急修复,不要等到破坏非常严重的时候,在进行修复,这样既费时、费力,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造成没有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车流量过往较大的路面,会出现路面下沉的现象,这时需要把细度更高的冷补料铺到下沉的路面,并且要规范的压平、压实。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把好集料与沥青的质量关,做好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验证,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天气的要求,低温及降水天气时均不得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我国公路的施工质量,发挥公路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探析[J].城市建筑,2014(23):308-308.
[2]杨敏儿.何洒露.深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3(02):162.
[3]范波.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途径[J].科技信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