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2016-05-14林晶
林晶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展开讨论,分析其设计要点,为绿色生态社会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绿色生态;高层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135―02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建筑工艺技术的提高,传统的多层建筑已经逐渐被功能更为实用的高层建筑所取代,特别是经济发展迅速的近几年,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建筑领域全新的宠儿。高层建筑发展至今,美观实用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挑剔的眼光,健康环保的理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绿色生态设计成为了现代高层中的一种潮流,逐渐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1 城市绿色生态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
1.1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发展速度极快,成为业内外关注的主要焦点。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外观独特、大气,能实现对空间的较大程度的节省,但是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逐渐彰显出来。高层建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工序较多,难度较大,整个建筑流程彰显全面性和多样性,因此,对于一些资源的使用难免消耗较大,存在一些针对能耗、排放的处理问题,这也是长期困扰高层建筑发展的重大阻碍。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缩小,人均占有量更低,高层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高效利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这方面的优势仍十分明显,不容忽视,尤其是其在标志性和艺术性方面的优点,其存在价值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为此,单纯为了降低能耗而减少高层建筑数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1.2 随着高层建筑与环保之间矛盾的逐步演化,生态环保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观念逐渐受到青睐,成为高层建筑创作技术的主导。也就是说,高层建筑逐渐向绿色发展道路迈进,将绿色环保设计思想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具体操作中。这在外墙的设计中较为全面的展现,例如一些日光的反射材料、构件以及新兴的技术,应用都十分广泛,有效起到了对日光和辐射的遮挡。这就极大提高了节能的效果,体现了建筑外观在创造性方面的优势,彰显科技在高层建筑中的有力体现。
1.3 简单地将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就归纳为绿色建筑理念,显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全面性和综合性。一个好的建筑工程,在今天的意义,是要将生态学作为主要理论前提,标准和方向为能耗低、循环快、信息充足、具体自动调节的能力,在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技术性的思维代替传统的设计理念。当前很多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对包装的判断,而要深入地评价建筑内在的品质,回归建筑的本质特征,统筹考虑“适用、经济、美观”,以此实现对整个信息社会审美表象的体现。
综上,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主要领导力量,也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2 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
2.1 与自然体系融合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要求下,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与自然体系融合的设计理念得到广泛运用,通过增大采光面积、提高通风效率等方式,做好自然环境因素的利用,营造出提高人们居住舒适程度的环境。在传统高层建筑设计中,对高端技术的依赖较大,现代科技应用越来越多,空气、阳光等重要的自然因素被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所取代,极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人工塑造的环境对人们造成的弊端越来越多,包括身体不适、疲劳头痛以及皮肤干燥等,各种亚健康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中,自然体系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采光、通风设计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内容。
2.2 使用感受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就高层建筑而言,人们对其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功能方面,使用感受的舒适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引进使用感受舒适化的设计理念,综合运用现代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技术,通过选择无毒无害材料、做好空间平面布置等设计方式,减少挥发性物质排放,有效预防电波、辐射的危害,避免建筑内部的对视和室内通视等问题,营造良好的声环境和视觉环境,提高建筑的温湿度以及空气质量水平。
2.3 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物通常具有一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在这个使用年限范围之内,高层建筑拥有一个完成的生理周期,包括设计、建设、使用以及拆除等。因此,高层建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理周期内,不仅要保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还应当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使其维持在良好使用状态,完善自身功能。
故而,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树立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不仅要在采光、通风和湿度等实现自我调节,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自我净化能力,尽量减少污水、废气以及噪音污染的排放,实现高层建筑的绿色生态。
3 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
3.1 高层建筑空间方面的设计
高层建筑空间设计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感等起着重要影响,在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的设计,不仅要从空间组合、利用以及经济性方面考虑,还需要重视空间分区的节能与舒适度。在高层建筑中,就不同空间而言,其对采光、温度和景观的要求有所差异,比如办公空间的温度需求,要求最高的是常用办公室,然后是多功能厅和会议室,要求最低的是走道、楼梯和门厅等。因此,在高层建筑办公空间设计中,需要利用交往空间来缓冲内外环境温差,实现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减少能源的消耗,避免人们在出入内外环境时由于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不适。
在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要求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分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动静分区、功能分区,还需要从采光、空气以及舒适度的角度,采取环境缓冲分区的设计方式。其中,在功能区间设计时,由于内、外区对空气温度、湿度以及采光需求的不同,应当根据各区的实际需求,分别设置照明、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在实现节能目标的同时,还要充分满足各个分区舒适性的需求。
3.2 高层建筑结构方面的设计
在人们的建筑设计发展历程中,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式,有许多建筑设计的灵感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技术含量水平,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美学特性。因此,在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中,也需要利用模仿自然的结构设计,最为常用的有树状和竹状两种。其中,树状结构形式是以根、树干、树枝当成结构的支撑所在,可以保证力传递的合理性,并提高建筑结构各个部分的采光水平。竹状结构是利用其中空、节段结构,使直径与高度比十分悬殊,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代表是101 楼。
3.3 高层建筑“表皮”方面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表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筑外的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楼板以及相关附属构件,比如表面绿化、遮阳设施等,可以起到改变室内物理环境的作用。在高层建筑中,表是内外空间转换的主要介质,对室外、室内的各种交流过程都有反射、吸收以及转换等作用,会对建筑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在绿色生态环境设计中,还应当加强对建筑表皮设计的重视,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与构造方式,积极有效地改善室内的声、光、热等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感。同时,在重视表皮支撑与控制功能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太阳辐射热、风、光和人生理舒适以及气体污染等各种要素。
3.4 高层建筑生态方面的设计
在现代城市绿色生态高层建筑中,生态是其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层建筑物功能、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加强对自然景观的重视,实现建筑物与景观的有效结合,起到整体造景的效果。
在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方面,要充分做好当地环境的考察,收集地形地貌、气候、降雨、采光、通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将各种自然资源充分融合到建筑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建筑节能的作用;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建设成本和材料消耗。同时,还要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改善高层建筑的生态环境,净化周边空气,提高高层建筑的舒适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高层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统一性,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尊重自然基础上,用生态的解决方案创造出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为此,要抓住要点,结合社会发展方向,有效处理与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的关系,适应高层建筑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楚利平.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10.
[2]苏鹏.探析高层建筑绿色节能施工理念与实践[J].低碳世界,2014(07):181- 182.
[3]温世有.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门窗,2014(1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