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好放歌
2016-05-14施云
施云
女儿杉杉发表一些作文后,在我的朋友中经常就有人这样说:孩子受了我的遗传,喜欢写东西。其实这与遗传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与我对她的影响和鼓励却是密不可分。从幼时读书给她听,到教她识字,带着她一起读书,再到她自己阅读,这一路走来,总有书香陪伴,这才是她喜欢上写作的缘由。书,是打开她写作的“钥匙”,是她用笔“放歌”的必然。
自打学会汉语拼音后,她简直就是一条“小书虫”。从最初边拼边读童话故事开始,到后来无论拿到什么书都爱不释手,她像条“书虫”一样钻进书里面去,啃噬那一个个充满奇妙的文字,常常忘了饥饿和时间。她常常沉浸在书本里,跟随着作者一起遨游书海,领略那无穷奇妙的世界。
书读得多了,自然也就想自己来创造一个奇幻的书中世界。她的写作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说”开始的。她第一次学写作文时还不到五岁,由于认识的字还很少,因此在她的“作文”中,汉语拼音占了好大一部分。不会写的字多了,文章写出来自然也就不流畅。于是,她便请求我说:“爸爸,能否借用你的录音笔?我想录作文。”我自然应了她,帮她录音,并帮她在电脑上打出来。看着自己“说”出来的作文被打印出来,变成了和书上一样的铅字,她便有了一种冲动,希望自己的作文也能被印到书里去。于是,每当我帮她打印出一篇较为满意的作文后,便帮她投稿到杂志社去,虽然发表的机会不一定大,但一定要努力尝试。令我惊喜的是,在她六岁那年写的一篇《可爱的小海狮》的作文投出去没多久,就被《新作文》采用了。当她收到样刊和稿费时,竟激动得抱着那本样刊和稿费单睡了一个晚上。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她把自己挣来的第一笔稿费全捐给了汶川地震灾区。这真是一笔有意义的“第一笔稿费”!
从那以后,她写作的劲头更足了,一学期下来,少则发表三两篇,多则近十篇。此后,凡是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她都是积极参加,一次也不落下。在获得几次奖并得到在她看来“不菲”的奖金后,她读写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从写纪实小作文到想象作文,从编故事到尝试写“小说”,再到现在学写诗歌,她总是我行我素,甚至天马行空地写。
作文的发表极大地激发起她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每个假期她至少都要读十本名著。读的时候,不仅在书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还要写满一本好词好句抄录本。每个假期,她平均三天就读完一本名著。如此快速的阅读,我以为她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写作方法等知识肯定不懂。我便有意无意地考考她,没想到她不仅能复述出主要故事情节,还能对书中的一些细节产生怀疑,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这相当不容易。
虽然阅读也曾给她带来了麻烦——因为太痴迷于阅读,她在四年级时便近视了,但这也没能阻挡她对阅读的喜爱。正是有了广泛的阅读作基础,加上笔耕不辍的勤练多写,她的作文也发表得越来越多,获奖的级别也越来越高。截至八年级上学期,她已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作文、故事、诗歌等作品60余篇(首),获得全国性征文比赛一等奖三个、省级一等奖两个、其他奖项多个,获得各级各类奖状荣誉证书一百多份。
我知道,文学之路是充满艰辛的,女儿喜欢用笔耕耘,一路“放歌”,愿书香与她一路做伴。
(作者为云南《曲靖日报》会泽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