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生命力
2016-05-14沈杭静
沈杭静
亘古的岁月沥出文字的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弥久不衰。有时只是口口相传,也许是道听途说却依旧值得品味;有时却是白纸黑字,也许过于一板一眼却伴有警示名言。而无论再有诸多改变,文字依旧焕发着应有的魅力与生机,以一名冠之,人们称其为故事。 ——题记
“很久很久以前……”我读过的故事无一例外以此开头,虽似千篇一律,却无人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听故事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仅凭一句话来决定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读过《愚公移山》,年迈体衰也依旧坚持不懈地移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感动了天上的神仙。是的,有志不在年高,滴水能穿石。可是,绕过这山重水复能否遇见那柳暗花明?愚公何不另外开辟出一条路来呢?相比于移那巍峨高山这难道不是更简单吗?虎在前,猫在后,转身潇洒走,何惧之有?于是,人们开始懂得另辟蹊径。
我读过《嫦娥奔月》,娉婷嫦娥偷灵药,堪入月宫随风摇。位列仙班,享尽逍遥,寿与天齐,福比海深,是否真的一生无憾?可怜月宫凄寒牢,唱尽人间凄凉调,确实难料。也许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人间烟火添味的不仅是五谷杂粮,更有人生这漫漫长路。后来,人们懂得了长生是劫不是福,徒徒受那空等哭。
我读过《夸父逐日》,金乌日升夜降西,坐拥福泽几多时。追日,追日,纵使枉负一世。何其自负,妄想逐日旸谷,于是渴死半路,只留一林桃树。但若是明白自己的渺小,依旧不把志向轻放,即使背离故乡,受尽悲凉,也算活过一场。至此,人们懂了自负只是态度,它的资本是为此付诸行动,不死不休。
故事一如既往地讲述着生离死别,爱恨嗔痴,听书人不改从前的扬扬自得,如痴如醉。这场景即使是在物转星移、沧海桑田之后,也还是一成不变。人生代代无穷已,故事年年只相似。
难道就不乏味?
不,不会的,雨过之后,低头是污泥斑斑,可抬头却是鸥翔鹭鸣;悬崖旁边,低头是万丈深渊,可抬头却是触手可得的碧空蓝天;荆棘路上,眼前是危机重重,可过后却是鸟语花香的康庄大道。心有多开阔,故事的底蕴就有多深厚,这就是故事的生命力。
[【老师赞】]
本文语言练达,用词精辟,笔力劲健,见解脱俗,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小作者通过对《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三则神话故事的精要解读,领会到故事“虽年年相似,场景却物转星移”,不同的人对故事有不同的理解,重要的是听故事者的心态。最后点明“故事的生命力”的内涵是“心有多开阔故事的底蕴就有多深厚”,主旨深刻。
指导老师:叶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