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2016-05-14韦芝珊

人间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中华民族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为人之道一向讲究内外兼修,不仅要“修身”,还要“修心”。注重外貌、言行、道德、文化内涵等修养,要求内外兼修,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完成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谓之修生养性。内外兼修不仅是对做人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内外兼修;中华民族;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41-01

一、“内涵”与“外延”

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内涵式发展”这一概念,这里的“内涵”指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如今各民族的灿烂文化衍生出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使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地民族文化旅游业规模迅速扩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应当看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停留在外延式发展,通过扩大景区规模、增加游客容量、制造人工景观来吸引游客,以换取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这繁荣的背后,是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是对民族文化的透支消费,是内涵式发展观念的极度缺失。

二、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内涵”缺失

目前,在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业发达程度,往往通过其规模的大小来体现,其规模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实力的增强,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实质是“量”的扩张,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却不是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之路,内涵发展的缺失,致使现在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仅仅是消费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区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内涵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监管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奔向小康,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涨,旅游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甚至在大部分民族地区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落后贫穷的旧貌,使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在民族文化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民族地区自身干部素质偏低,管理基础薄弱,使得当地政府的监管能力的提升没有跟上旅游经济的发展,监管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匹配产生了诸多问题。诸如游客在民族村寨旅游遇到村民,特别是村民的小孩强行讨钱,甚至遇到村民直接拦路要钱,给钱才肯放行,虽然索要金额不大,一般支付几块钱人民币便可以了事,但事件的性质十分恶劣,损害了游客的利益,败坏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声誉,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民族文化旅游区时有发生,与当地政府的监督缺失不无干系。

(二)服务能力较弱。

在经济利益面前,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欺客、宰客的现象屡见不鲜,服务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服务意识淡薄,民族地区群众与游客因为观念差别频繁发生摩擦,如强买强卖、辱骂游客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游客以民族地区民风彪悍、蛮横的错误导向,致使一部分游客转移旅游目的地,不愿选择民族文化旅游的体验形式,对民族文化旅游长远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民族文化“灵魂”缺失。

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是核心,是灵魂。民族文化旅游的迅速兴起,主要依托于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吸引各族人民竞相游览,感受异族风情,体验异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旅游迅速兴起的今天,面对经济收入的迅速增长,不少民族地区的政府、干部、群众,统统“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甚至采用全权外包的开发模式,将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外包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多为外地商人前来投资,为了降低成本,尽快获得收益,只注重外延式发展,人为改造当地人文景观,表面上这些改造显得更有特色,事实上却是对当地人文景观的破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投入大,回收慢的投资则更加不削一顾,致使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少民族地区在吸收和整合异文化的过程中,正逐渐丢失自己的民族个性,变得平庸而毫无特色,当现有民族文化资源消耗殆尽的时候,也就是民族文化旅游业毁灭的时候。

三、内涵式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道路的必然要求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增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民族文化旅游由单一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走向内外并重的发展道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要以外延为躯,内涵为魂。一个强壮的躯体,没有一个强大的灵魂来填充,其生存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一个强大的灵魂,没有一个强壮的身躯来提供支撑,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实力;只有内外兼修,身躯与灵魂达到完美和谐,才能实现实力最大化。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的灵魂,没有坚实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旅游无法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当然,没有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民族文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实质上是要求民族文化旅游由单一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最终走向外延与内涵完美契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内外兼修,和谐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要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将民族文化旅游业从量的发展转变为质的发展,做好当地精品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突出民族特色,形成民族品牌,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其他服务业竞争中的软实力,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内外兼修,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韦芝珊,水族,贵州民族大学,2014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新著
季札挂剑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热热闹闹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