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在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2016-05-14王睿
摘要:油画色彩是油画创作的血液,是画家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情感力量,能直接架起艺术家和观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一幅油画作品,就是画家对生活的体验、对时代的感悟、对内心的把握。在油画艺术发展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
本文从对色彩情感表达的认识定位、对中西油画作品中色彩情感表达的分析把握和对中西油画艺术中色彩情感表达差异及成因的比较研判三个方面对色彩的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揭示了色彩的独特魅力,对”色彩是油画的生命和灵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能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油画创作实践,也期望对他人有所裨益。
关键词:色彩;油画;情感表达;比较研判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27-01
一、对色彩情感表达的认识定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的本能,也是艺术作品生命所在,艺术作品因情感的魅力而动人,也因情感而更加辉煌。绘画作为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色彩带给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人们通过色彩来表达内心世界。
(一)色彩的定义。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珍奇斗艳的世界。为什么这样说呢?色彩又是什么呢?其实,色彩无处不在,世界奇妙精彩。在自然界,色彩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辞海》对色彩这样注释:“由于光的作用及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而呈现的复杂色彩现象。”可见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如果没有光或在黑暗中,色彩就不复存在。
(二)色彩情感表达的内涵。色彩作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它本身并不能体现思想和情感,但人们天天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时时受着色彩的影响,积累了许多色彩视觉体险,形成人类的潜意识判断。当有外来色彩冲击时,就会产生色彩联想,支配人们的情绪。这时,色彩就是情感表现。由此可知,色彩的情感是人们长期认识、运用色彩的经验感受到的。
在油画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营造是画面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它对画面感染力形成和寓意的传达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对油画作品中色彩情感表达的分析把握
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绘画语言,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油画艺术中,色彩是极具表现力的绘画手段,是情感的符号,是最具情感特征的、最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
(一)西方油画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1、以法国画家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色彩观。后印象主义于19世纪末期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梵高、高更。梵高﹙1853-1890﹚,西方绘画史上色彩情感表现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强烈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是其作品的突出特点。他运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夸张变形的造型以及纯度较高的色彩来表现物象。梵高的每一幅作品都像一团炫丽的火焰,灿烂夺目。
2、以法国画家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主义色彩观。野兽派作品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且有表现力,对色彩的运用常有自发性。代表人物马蒂斯﹙1869-1954﹚,画风线条单纯,造型色块夸张,具有狂野和装饰趣味。他认为:“色彩不是用来模仿自然,它是用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的。”感情色彩充分而全面的被表现,决定了马蒂斯的绘画色彩风格比起后印象主义画家更加鲜明,色彩表现语言也更加宽泛了。
(二)中国油画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表达。中国油画是舶来品,真正作为绘画体系引入始于19世纪末期,迄今已愈百年。油画以其绚烂的色彩、丰富的表现手法、深入刻画的写实效果、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而渐渐被当时的中国画家接受。又经过数代油画家辛勤探索,中西璧合,使得油画在我国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1、刘海粟的爱国情怀色彩观。刘海粟(1896-1994 ),中国现代杰出的绘画艺术家。绘画倾向于后印象主义,主张个性表达,注重运用主观色彩表达内心情感,较好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和中国本土文化精神。蔡元培曾这样评价刘海粟:“你的画有塞尚和梵高的味道,而表现出来的个性,又完完全全是中国人的特色,笼罩着东方的气韵,有你自己的东西,前途远大。”
2、罗尔纯的乡土味色彩观。罗尔纯(1930- ),中国当代油画色彩大师。他的以乡土为题材的油画作品魅力十足,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表现性,而且构图新颖,着色明丽,造型独特,使人产生舒畅喜悦的美感。在他的代表作《红色的土地》中,罗尔纯使用了他钟爱的红色,他用大面积单纯色彩,硬朗的线条,奔放的笔触,描绘他熟悉的乡土。画面中浓烈而单纯的色彩,使观者感受到他对家乡浓浓乡情。
三、对中西方油画艺术中色彩情感表达的比较研判
中西油画艺术中色彩情感表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即人们对同一色彩在理解和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情感。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色彩情感表达的差异呢?
中国文化主要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它的产生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民族的祖先诞生于黄河流域,栖息于黄河之滨,耕种黄色土地,黄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而西方文化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爱琴海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首先要面对神秘莫测的大海。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自古对海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西方文化起源于蓝色的大海,认为它是高贵的象征。在西方绘画中,蓝色象征着精神高洁和女性的贞操,而黄色在西方带有贬义。黄色、蓝色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感觉方式。中国文化以感性为本位,走“人文哲学”之路。这使得中国绘画艺术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强调直观、形象。西方文化以理性为本位,走“自然哲学”之路。西方文化从源头开始,就表现出一种不懈地追求真知和真理,善于开拓和探索的科学精神。这种重理性、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蓝色的冷静、冷漠和超脱的心理学意义相吻合。
参考文献
[1]约翰内斯·伊顿,杜定宇,色彩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0309
[2]罗尔纯.论绘画的乡土味,美术研究,1983
[3]张圆,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4
[5]考试研究院,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世界图书出版社,2013
[6]徐燕,色彩在油画中的情感表现,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0,第一期,山西师范大学
[7]陈丹,论色彩在油画色彩中情感表达,美术文献,2014,03期
作者简介:王睿(1993.08-),女,汉,湖北,硕士在读,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