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探究
2016-05-14田甜王雪慧
田甜 王雪慧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可辩驳的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志,它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在美国你可以研究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美国的民族组成成分非常复杂,移民种族成分的多源化在文化上表现出的是其文化多元性特征。来自世界不同文明区域的移民组成了新的美利坚民族,而且其孕育的多元文化丰富了美国主体文化。
关键词:美国;移民;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21-02
美国是一个由数以千万计的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从其构成来说美国文化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美国从殖民时期到其建国之后移民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民族融合程度之深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正如梁茂信博士在其著作《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中所谈到,“在过去300年间,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那样接受了文化背景十分庞杂的、人数众多的外来移民。”[1]移民组成的民族是文化多元性的基础,文化多元性则是发展成为美国化的基础。
一、美国移民文化的特征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英属殖民地时期以及美国建立合众国至今,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人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移民到美国,比如宗教信仰、政治迫害、土地因素等等,他们梦想在这块荒芜之地实现自己的生活诉求和价值追求。北美大陆上最早的移民是欧洲裔移民,尤其是英格兰人他们在北美建立最早的据点和开拓殖民地与此同时将西方先进的文明和价值观带到美国,所以美国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为主流思想并且一直延续到现代。到17-19世纪徳裔、东南欧裔移民大量涌入美国,还有大批非裔黑人当做奴隶被贩卖到北美,因而殖民地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面临新老移民交替的现象,来自传统的西欧老移民数量在1880年左右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东南欧新移民数量增多,但是大量新移民充斥在社会各个阶层引发了美国人的排外情绪,在这种情况下1882年美国移民政策转向为限制移民政策。
二战后美国鉴于当时国际冷战大背景之下,放宽了移民政策,移民现象再一次出现高潮。到1960年美国通过新的移民政策废除了原有政策中的种族歧视,因此大量的亚裔和拉丁裔移民来到美国,移民结构与民族成分出现了新的变化。1990年数据统计表明,白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下降,与之相反的是黑人等有色人种的比例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迎来一次更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少数民族群体不断发展,黑人将不再是美国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亚裔美国人则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少数族裔群体,大量的非欧裔外来移民进入美国对盎格鲁―撒克逊主流文化造成冲击。外来移民基本上保持了各自族群的文化传统,也极大的丰富了美国文化。
美国是在移民的迁徙和流动中发展起来的,源源不断的移民是美国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外来移民给美国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移民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推动了美国生产力的提升。在不同时期来到美国,艰苦的移居经历和在一个新的环境生存造就了移民独特的性格。从故土连根拔起的移民为了寻求新的更好的生存环境,都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新旧移民之间也需要相互磨合、相互融合,在这样的环境下移民往往会形成新的社会群体,不同时期的移民吸收了欧洲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移民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特色,当然这种多彩多样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融合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其漫长的过程。
美国民族形成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同移民群体共同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以及同化外来移民的结果。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来到移居地,在新世界生活中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试图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开始新的生活。美国历史学家康马杰说:“从继承而论,美国不仅继承了英国的传统,也继承了欧洲的传统;不仅继承了17、18世纪传统,也继承了两千年的传统。美国是英国的产物,这一点谁都承认;美国的文化和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和巴勒斯坦,这一点却被遗忘了;美国人所保持的国家、教会和家庭的基本制度以及他们所珍惜的基本价值观念都表明了这种悠久的来源和关联。”[2]虽然西方文明作为主流文化一直在影响美洲,但是在移民过程中吸收了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灿烂多元化的美国。
美国移民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存在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独立战争后,美国人民开始形成统一民族意识,原本各自为阵的殖民地开始联合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盎格鲁―撒克逊为主流文化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欧裔白人及其后裔组成的白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黑人和其他少数族群处于被歧视和压迫的边缘地位。种族歧视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安定,尤其是对黑人的压迫和不公平对待,“在美国排斥黑人的偏见仿佛随着黑人不再是奴隶而加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则随着法律废除不平等而加强。”[3]种族歧视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在二战后,在人民不断地反抗下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限制逐渐取消,到1960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迅速发展种族主义随之被摒弃。
二、从“大熔炉”到多元化
殖民战争时期,美国民族意识在反英殖民过程中不断增强,“殖民地人民的思想中,文字和概念已被给予新的形式,以不同的方向强烈的更新着,得出他们自己也难以理解的结论。”[4]在战争过程中北美殖民地人民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同为美利坚人,《独立宣言》的发表从事实上奠定了美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在建国之后美国就坚持民族统一政策,不允许任何移民族群分区而治,任何民族都只能作为公民享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早期移民以欧洲移民为主导,其他移民种族在语言、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上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所以相互之间文化融合比较容易,美国政府加速推动“美国化”进程,通过文化同化政策让外来移民从心底确立“我是美国人”的观念接受美国主体价值观和主流文化。
“大熔炉”这个词语是美国学者用来强调民族融合思想的形象比喻。“大熔炉”是指美国主体移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崭新的民族,这是美国文在形成过程的产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东南欧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大熔炉的意思开始变得狭隘,各民族文化被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同化,少数移民族群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受单一的美国主流文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移民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1969年美国政府改变了旧有的移民政策,打破了以民族来源为基础的移民限制的模式,二战后移民政策的改变和民权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群体的宽容,美国多元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60年代民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国从多个层面施行多元文化政策,首先多元文化政策体现在教育政策上,美国高校率先吹响发展多元文化的号角向传统主流文化发起挑战,同时政府也意识到需要改变并将政策体现在一系列各级政府部门的立法中:“据科教资源信息中心系统政策分析记录显示:涉及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术语的政策共有39项,其中多为州一级决策,有34个州制定了相关的立法、规则、方针或政策推行多元文化教育。”[5]
除了在教育领域内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之外,政府还在其他经济方面施行各种措施——主要是肯定性行动计划,从实际上改变少数族裔与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例如1963年《平等薪金法案》的通过,法案规定了男女同工同酬;《1964年民权法》其中规定废除大部分公共设施中的种族歧视,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和社会关系局;1991年美国国会颁布《民权与妇女就业平等法》,强调在就业领域中的种族与性别平等。
联邦政府采取的多元文化政策在政治、经济领域中改善了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且提高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美国政府在推行多元文化政策的过程中促进了美国种族观念的改变,美国种族之间的通婚率上升成为政府多元文化政策成功的最好例子。
三、移民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怎样去认识移民与美国多元文化的关系以及多元文化与国家统一的关系,对美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没有移民文化也就没有美国的多元文化。美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美国吸收了世界上其他文明创造出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思想最为活跃的国家,美国的多元文化政策给美国社会带来巨大的优越性,但多元文化不是意味着放弃同化,是强调在民族融合是建立在族裔群体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强制同化。文明只有在接受其他文明时才能保持自身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才能换发活力,美国多元文化正是在世界各国移民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显示出其优越性和生命力的。
纵观人类历史上不曾间断的种族战争和各个民族内部的争斗,美国移民之间相互融合算是成功的。但是美国多元文化政策并未真正的解决美国内部的社会问题,移民不仅从母国带来优秀的文化同时也将一些糟粕带到美国;而且各种族之间不平衡状况也依然存在,移民族裔的复杂关系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种族事端,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复杂的种族问题、种族歧视也是美国种族发生暴乱的源头;种族与种族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争辩或许会导致美国主流文化的混乱,造成一种危险的境地。
总而言之,移民将世界其他种族的文化带到美国,不同的移民族群及其文化丰富了美利坚文明。对种族多源文化多样的美国而言,承认和尊重不同种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各种族的平等和谐,使多元化的美国迸发光彩,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2]H·S·康马杰:《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3][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01页.
[4]Bemard Baily,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American Revolution,1967.
[5]Carl. A. Grant, Research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Margins to the Mainstream, The Falmer Press,1992, p.245.
作者简介:田甜,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黑龙江大学硕士在读,世界史研究。
王雪慧,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黑龙江大学硕士在读,世界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