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问题与改善措施
2016-05-14沈芳华
沈芳华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现行的中医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现代中医学人才的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因此,系统研究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本文就现行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69-02
人才培养模式总是体现着某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主流培养模式,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培养目标
包括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规定。
(一)存在问题:目前高等中医药培养目标存在两大误区[1]:
1.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虽然同是在中医药学的领域里。但医疗、科研和教学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三者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有着各自的体系。这种目标指引下形成了医学系毕业大学生既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又缺乏教育学理论、不能按照教育规律教学。同时又不具备创新意识,不能在中医药科研中有突破性发展的局面。
2.二是求备。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如果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适应“中院西医化”的现状,似乎无可厚非,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二)改善措施。
根据新时期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我们在原有培养目标的基础制定新的培养目标[2]:①临床型.其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医临床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知识,能独立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②教学科研型: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能在中医科研、教学等机构,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中医学高级专门人才。③中西医结合型.其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能力。以适应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是培养过程
即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及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
(一)专业课程设置。
1.存在问题:我国中医药教育未注重自身特点,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地按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进行划分,模仿西医学习模式。在3~5年的学习中,社科基础课程占1/3,西医课程占1/3,而中医药主干课程不到1/3,且理论学习时间不断被压缩,实践课严重不足。这种课程设置忽略了中医药教育的特性,导致中医药人才素质下滑。这些矛盾和问题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就是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有人因此忧心现代中医学将会出现“后继乏人、后继乏术”[3]。而中医药院校在基础课程安排中将中医药学课程与西医药学课程时开设,在中医药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之际,开设以分析还原思维为主的众多的西医药课程,严重干扰了中医药学独特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巩固。而在随后中医药临床课程的开设中,往往只一味注重临床知识与诊治技能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强化。
2.改善措施。中西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截然不同,中医理论比较抽象,西医理论比较具体,两者诸多名词术语字面相同但内涵相去甚远。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若以学生进大学前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同时学习中西两种医学,显然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医理论,有的甚至会质疑中医理论,自然也就会影响学习中医的信心了。调整中西医课程教学的顺序[4],分阶段开设中医课程。第一阶段全部安排中医课程,从基础到临床,让学生先人为主,不受干扰地学习中医理论,并结合跟师临床,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建立稳定的中医思维;第二阶段再学习西医课程,同时以跟师方式继续强化中医临床实践学习。这样安排,有利于在不改变现有课程设置的条件下,突出中医教学,帮助学生尽早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医的感情,从而树立学好中医的信心。
(二)课程体系。
1.存在问题:课程体系过于庞杂,现代科学知识相关课置过多,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人文素养的。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方面自主权的加大,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经典课课时被不同程度地压缩,《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著作课时由百余学时,压缩至几十个学时,有的专业被改为选修课,或被人为合并,甚至取消。有人甚至称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古昧十足,距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几本旧书”,[5]易在学生中培养“保守封闭、固步自封”的“不良思维方式”。由于中医从其诞生就“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只有把中医学放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和研究,才能深刻体会和掌握中医学的精髓,由于缺乏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学生很难领悟和把握阴阳理论、元气、五行相克等中医药经典理论,理解浅了,精华丢了;辨证论治能力差,用西医思维代替中医诊疗,整体观缺乏,味道变了;临床实践能力差,没有感悟能力,缺乏底蕴,没有厚度。
2.改善措施:加强人文教育,认真学习中医经典著。中医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体生命认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理解中国文化系统思维的精髓,是领悟医学理论精神实质的根本和必然途径。有人曾经对中医学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棵硕果累累大树,那么传统的文化与科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为其本,临床医学为其主干,方药与疗效则是花、叶与果实[6]。中医经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前瞻性不朽性,表现为它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床所具有的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它所包涵的维方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通过中医药学经典的学习,使学生在古朴深奥的文字中了解经典的学术思想、理论渊源及其对临床和科研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过学习古代医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辨证用方的思维法,以培养学生类比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药学独具特色思维方式和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经典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把“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作为提高临床医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古籍,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在教学模式。
1.存在问题:现存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多采取基础课+临床课+临床实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较少,接触临床机会不多,教学以统编教材、教学大纲为中心,造生缺乏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采取规模化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和书中心的灌注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培养。
2.改善措施:“二长一短”学期和五年“八课堂五实践”的“导师制”培养模式[7]。“二长一短”学期。即在每学年除正常的春、秋季2个学期外。前3年利用暑期的1个月作为“短”学期让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在实践中让学生边做边学,为此,中医学专业的第一学年就要开设中医学和西医学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为第一个暑期进入医院实习做好准备。“八课堂五实践”的教学是指前4年每年有2个正常的学期,共有8个正常的学期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每年暑期有1个月的“短”学期进入临床实践。共有4个“短”学期,再加上第五学年的毕业实习一共有5个实践教学的环节.在这5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期间。还要采取“导师制”培养。给每位学生确定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通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同时中医高等教育要肩负起兴和发展中医事业的重担,就必须把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强化继承、强化基础教育的前提从重视知识灌输、知识的传递转向重视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批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人才。
三、是教学制度
即为确保教育系统按预设的程序运行并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教学制度和机制,如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效果评价制度等。
(一)教学管理制度。
1.存在问题: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如调入新教师大多是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未经过师范教育的培训,教学也主要是模拟自己大学时期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学作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教师大多是各有关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本专业知识外,横向学科知识大都不够充实。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知识结构的完善及知识的更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必要的条件。因此,不少教师尽管是本专业的专家,但并不十分熟悉教育科学,不能切实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这对于中医药教育事业来说不能不是一个缺憾;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模式出现各院校师资干部“近亲”繁殖,出现家族化现象,受授业老师知识结构限制,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比较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意识不足,创造能力较弱;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师不从事临床实或无条件临床,理论脱离实践,影响教学效果;许多临床老师在治疗疾病时多采用西医西药,导致学生临床时不能很好的掌握辩证论治,在此基础上,也就不可能开出对症的汤药。
2.改善措施:[8]首先,应丰富教师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其次,必须改变医教分离的格局,实现学校与附属医院人事管理一体化,教师即是医生,医生也是教师。第三,鼓励选派中青年教师和学科骨干,到高水平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第四,国家应组织中医药学专家编写适用于中医药学教师培训的、有中医特色的《中医药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医药学教育艺术学》等专著,丰富教师教学艺术,使中医药学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一方面要遴选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的教师担任导师;另~方面,必须要求导师在临床带教中坚持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力求做到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如果导师临床时不开方,或经常开西药与中成药,则有可能将学生前期培养的成果付诸东流。
(二)效果评价体系。
1.存在问题:缺乏有效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机制和手段是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薄弱的另一重要因素。评价学生好坏常以分数为依据,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唯一标准答案;各专业教师只关注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忽视对学生知识整合、综合运用能力考核评估;重视认知测试,忽视情感、思维、能力评价;测试范围以课堂讲授过的知识为主,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10]。
2.改善措施:考核体系必须分别针对学生和导师制定,要切实做到以考求质以考保质。在基础课考试中,可采取多站考核的形式,即笔试、小论文、作业等相结合的方式。临床课的考核可在笔试的基础上采取床边病例考核和讨论课的方式。根据中医药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并对以上所有环节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开展院系(部)两级,以院系(部)为主的实践教学督导评估,制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评估采取专家评估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意见,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总之,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高等中医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裘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2005)03—05 29—02
[2]陈煜,简云江.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64-66
[3]王新奎.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培养 2008,19,11。
[4]王彦春,章程鹏,黄必胜.积极构建适应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6(3),72
[5]林彬.中医药人才素质的研究田.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5):96 .
[6]黎志钟.日本汉方医学衰落的轨迹.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56 .
[7]章新友.对中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中医教育,2009,13(4):33
[8]刘晓兰.关于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亚太传统医药 2007;8(3) :81-83.
[9]沈宁.面向2l世纪探索培养高等护理人才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1998,(4):10-12 .
[10]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分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