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的思考

2016-05-14王建利

人间 2016年8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高校

王建利

摘要: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个人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所提出的一个重要价值要求。敬业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深刻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依据。故本文针对如何加强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6-02

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个人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所提出的一个重要价值要求。敬业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深刻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依据。中华民族历来将忠于职守、敬业乐业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培育和践行包括“敬业”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践行敬业价值观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在内的观念系统。敬业是贯穿各种具体的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2]大学生践行敬业价值观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敬业现状的迫切需要,也是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敬业观。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代中国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3]

二、敬业价值蕴含的内容

能否敬业,不仅关系到从业者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关系到一个行业的荣辱。只有将敬业把它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中去观察、去理解、去落实,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敬重自己的职业,培育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眼光要长远,工作要勤奋,勤奋要持续。

1.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敬业观是格格不入的,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首先要从培育和践行职业感、职业精神做起。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荣誉并不取决于他的职业,任何职业岗位上的人,只要是一心为人民服务,他就会得到社会与人民的承认和尊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发展生产力和调节分配制度,强调劳动的作用,使劳动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主要尺度。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方式,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为单位创信誉的光荣岗位,看成是社会、单位运转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树立起富有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并以最顽强最持久的职业追求把它落实在职业岗位上。

2.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实践证明,国民敬业则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国民懈怠则社会衰退。热爱本职,扎实工作是爱岗敬业的前提。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人类历来提倡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求人们敬重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在工作中投入自己最大的精力,自觉地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干;从不敷衍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神圣的使命。如全国劳模李素丽的亲身实践说明一个道理:任何工作学无止境,只要爱岗敬业,再平凡的工作也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3.锻炼务实的工作作风。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谈到:领导干部做事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扎实干事、认真做事,干出实绩、做出成绩。面对种种诱惑,把心态平静下来,反对浮夸、静心干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锻造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得成绩,就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同。

4.精通业务、开拓创新。

习近平:“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精通业务、开拓创新,这是爱岗敬业的根本,也是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要求。精通业务就是在业务技能娴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规律,以达到对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运用自如。在精通业务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见微知著、动态思考,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变革现有的工作方法,破除思维定式,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才能展现职业活动的时代风采。

5.自觉遵守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广大从业人员在利益、信念、目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高度自觉的新型纪律。它能保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自觉遵守职业纪律,还能调整从业人员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其价值在于职业纪律中包含着把集体利益看作是最重要的、高于个人利益的。

6.培养勇于奉献精神。

奉献是敬业的必然境界。奉献就是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奉献包含着崇高的境界,奉献表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奉献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敬业观

敬业作为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提倡敬业精神,目的是使人在道德价值的追求和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深化高校思政课主渠道教育。当前年轻人有两种职业价值倾向值得关注,一种是不看前途,把职业看成打工的谋生思想;另一种是过分看重前途,把职业看成谋取钱权的手段,为了达成目标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这两种倾向都是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信念。面对青年学生,需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证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按照敬业价值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青年学生理顺敬业与职业前途的关系,逐渐培育起整个社会的职业理想与职业信念,自觉承担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和社会义务。

2.充实行业发展敬业技能。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经济新常态发展,及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高校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有高技能基础上,才能具有更高的敬业意识。首先是发挥高校专业课的技能积极优势,改善专业知识的讲授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局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青年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青年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是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掌握良好的创新素材,推动所学专业技能的发展,方能在行业内推陈出新。再次是培育学生的行业竞争意识,主动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锤炼与其他高校青年学生的不同专业技能,形成你无我有的就业技能,才能在就业的道路是创造出新的业绩。

2.营造敬业氛围和敬业环境。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视域下的就业前景,对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敬业观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青年学生认同职业文化及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文化是从业人员对于职业历史、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及礼仪的一种自觉体认和普遍认同;职业价值取向是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对职业价值观如职业使命、职业荣辱观、职业精神等的理解与认同。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需要系统设计敬业观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让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不同形式,了解不同职业的核心文化,增加职业间的相互理解,更清楚地认知职业使命,增加职业使命的神圣感和完成职业使命的幸福感;消弭职业隔阂,营造职业间相互敬重的和谐社会环境。

3.树立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敬业意识的培育,既需要从机制、观念入题,更需要从行为养成破题,而帮助其实现的最途径就是制度建设。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使敬业者得利、使不敬业者付出代价社会风气,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践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企业了解职业精神、行业规范的内在要求,通过将敬业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养成敬业的习惯,树立公民的敬业意识与敬业精神,培育职业情感浓厚、职业理想崇高、职业信念坚定的新一职场人。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 德行卷》,第5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4.

[3]杨业华,于雨晴.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 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2月

[4]杨业华、于雨晴,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2月 第2期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社会主义高校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