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2016-05-14晏祖普
晏祖普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业批改;批改方式;有效性
一、有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
有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是在结合传统的方式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的一种综合型的作业批改方式,既包括全批全改从而发挥其全面了解学生的优势,又包括其他的作业批改方式从而弥补全批全改方式的不足,并且以其特有的优势有效地发挥其教学功能的有效的初中作业批改方式。
(一)自我批改。自我批改是指教师把收齐的学生作业浏览一番以后,与详细答案(包括必要的解题步骤、过程或某些提示)一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答案改正自己的作业,并在作业本上写出有关体会或疑问。教师把学生的疑问进行统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讲评。
(二)分组批改。分组批改作业是指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典型范例题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这种批改方式彻底扭转了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学生人人都动手、动脑和动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符合整体效应的原理。
(三)当面批改。所谓当面批改就是教师把作业收齐后,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心理差异等,找某些特殊的学生来当面批改其作业。针对学生的知识差异,为了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练习,做到人人过关,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业,及时地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并要求学生马上改正。
(四)精批细改。这种批改方式是教师把作业收齐以后,不是对全部作业作详细批阅,而只对部分学生的全部作业或是全体学生作业的一部分题目或一部分学生作业的部分题目进行详细的批改。这种方可以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对所学知识都已掌握,以便对他们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评语批改。评语批改是教师与学生不见面的交流,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经验的教师把作业批改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极好机会,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好途径。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
二、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
所谓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是指单一地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这对于学生明确答案毫无疑问是很好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却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宝贵时间,致使他们整日埋头于作业堆里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目前,作业批改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反馈时间过长。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前一次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作业的及时批改,可以得到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知道课堂上自己哪些知识点学得比较牢固,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以便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改正和强化作业中的错误。这也就要求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对作业做出反馈。
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尤其在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学生正处于高峰期,而师资配备又跟不上,多数教师身兼两个班级的教学,如果对数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一两天,多则为三四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学生缺乏一种新鲜感,因此往往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以后,学生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扔到一旁去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三)纠正措施不力。由于作业的批改周期较长,信息反馈不及时,作业返回到学生自己手中时,知识已学了几天,加上课业负担比较重,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重新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又开始做新的作业了,从而形成了知识问题的遗留,错误的继续。
而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又没有办法去弥补,就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四)价值体现不充分。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学校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尽管也能使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却不能让学生全面地去巩固所学。有的教师因教学任务的繁重,在作业批改中只批一个简单的“阅”或“查”字,学生们拿到作业以后,学习热情大减。在下次作业中干脆以抄袭应付了事,这样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教师利用数学作业批改这个环节,因材施教,架起一座沟通教学双方的心灵之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知识上都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觉得数学好学,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