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寸蓑衣牵起两岸乡愁
2016-05-14黄玮
黄玮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衣,这种“穿”越千年、逐渐远去的“雨衣”,如今却焕发新的生机。春雨霏霏时,寻访“蓑衣之乡”,听蓑衣制作手工老艺人话今昔。
蓑衣是旧时以农耕为生的磐安农民离不开的劳作用具,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它跟锄头一样,是每户农家必备的用具。一直以来,由于它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从而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激发了文人墨客的情愫,留下了许多乡野闲趣的诗词吟唱,其中不乏像(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苏轼《浣溪沙》:“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脍炙人口的名作佳句,拨动人们的记忆之弦,勾起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许多人在孩提的时候,都曾见到穿蓑衣、戴蓑笠的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蓑衣人已逐渐模糊成了记忆。
蓑衣制作是一门传统技艺,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蓑衣曾经是农家必备的“雨衣”。每逢春雨霏霏,农民披蓑而作,不误农时;渔家戴蓑荡舟,渔歌不息。如今,能否找到往日的蓑衣师傅?
在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内,至今还住着一位蓑衣制作人——66岁的陈奕培老人。陈奕培老人幼年时没有上过学,11岁就跟他父亲开始学习蓑衣的制作方法。据介绍,蓑衣制作属于家族传承的手艺,陈氏蓑衣制法始于清代中后期,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到陈奕培这代已是第六代了。随着化纤产品的出现,轻巧易带的塑料雨衣将笨重不便的蓑衣挤出了历史舞台。如今,蓑衣的功能正由实用走向观赏、收藏。
编蓑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精湛的手艺,还需要耐心与细致。编蓑衣有多道的工序——选棕、拆棕、梳棕、洗棕、甩棕、绞绳、搓绳、编制等几道工序。工具也是好几种——棕勾把、绞架子、水槽勾、三角锉、锤子、生油筒、粽针等。
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摆两个部分,没有特定的衣袖,宽大的衣领像把大凉伞一样,起到挡雨作用的同时,手臂还能自如活动。各地蓑衣存在一定的差异,磐安的蓑衣有着江南水乡蓑衣的明显特点,针脚较为细密,编织较为厚实,关键部分为里外两层,中间还填充着棕毛。它取材于纯天然的棕纤维,透气性极好,且绿色环保,利于保存,比现代的塑料雨衣更加耐用,一件匠心独到的蓑衣能用上数十年而不腐。
蓑衣原材料为棕榈树皮,每件蓑衣需要用5~7斤干棕丝,通过上万针串制而成。在山区的田野乡间,房前屋后种着许多棕榈树,为蓑衣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割棕——晒干——去角——除杂——抽丝——调棕线——盘衣领——做毛坯——串后背——串前襟——缝制成衣。其中衣领、后背和前襟部分的串制是“重头戏”,体现出难度、坚实和美观,是衡量制作工艺水平高低的主要内容。
二三十年前,蓑衣还曾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必需品。说到那段历史,陈奕培师傅脸上洋溢着自豪:“棕毛做成的蓑衣特别耐用,下雨天穿够厚实,不怕风吹雨淋。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蓑衣的很吃香,学艺的人很多,经常是几代人或一家人在做。”遗憾的是现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年轻人都不再学习这门手艺了。陈奕培说:“人老了,整天蹲着腰酸腿疼的,再做一两年也想退休了。”
由于蓑衣气质古朴,独具“返璞归真”的气韵,是原生态独具代表性的载体。这些特点使得产品有了一定的观赏性,逐渐具备了收藏价值,在间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乡土文化发展的作用。
蓑衣制作技艺属于南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资源能否产业化,形成‘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是很多非遗项目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南安市文体新局文化科科长肖斯炜表示,如今蓑衣已很少用作雨具,但它的工艺品价值正悄然兴起,因此发展微型蓑衣是传承蓑衣制作技艺的一个突破口。
目前,在南安一件8寸蓑衣的价格约人民币120元,运到台湾可以卖到人民币200元以上。“微型蓑衣的市场潜力很大,要趁势搭上观赏、收藏和装饰顺风车,实现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转型升级。”对蓑衣文化颇有研究的福州大学教授施晓宇建议,地方政府应制订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扶植和引导蓑衣项目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两岸民间艺人参与进来,一起把蓑衣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在陈奕培看来,蓑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编织蓑衣时的全情投入,让他找回了儿时的记忆,有了一份精神寄托。陈奕培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蹲守在自家古厝里,坚持以最传统的工艺制作蓑衣。他的蓑衣之所以备受青睐,最离不开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