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要与“实”相符
2016-05-14姚雪
姚雪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德育故事——中国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许多父母把它作为家庭教育的模板,在孩子很小时就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像孔融一样懂得谦让。
然而,父母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任何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所传达的道理、价值观等,都是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之后所提炼出的精髓。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故事仅仅只能作为某一方面的参考,教育者应结合生活实际,用开阔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而不能让一个故事左右你对孩子的看法。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孩子有他那个年龄的天性,对孩子任何方面的教育,都不能忽略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不懂得“让梨”,而去选择了“大的那一个”,那是他们本真的一面,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灵追求,我们没有理由去剥夺孩子自由选择的快乐。反之,孩子选择了“小的那一个”,却未必是孩子心甘情愿的选择,那很有可能是孩子为了讨好你而表现出的一种假象。
或许在古代,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其固定的模式和重要性,像孔融这样在4岁就能够懂得“让梨”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在遵守当时的礼仪教育。而生活在当下的孩子们,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是相对轻松、自由的,要结合他们的实际进行礼仪教育。
在我们所接触的文化信息中,像“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下正流传着全新的“两个苹果”的故事。孩子拿来两个苹果,在每个苹果上各咬一口,当妈妈正要责备时,孩子用甜甜的声音说:“妈妈,我要把最甜的一个给你吃。”于是乎,妈妈转怒为喜。
孩子因为爱妈妈,天真地采用咬苹果的方式来为妈妈送上最甜的苹果,这份孝心当然值得我们称赞。可是,当这个故事在生活中快速、广泛地传播开时,它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借用这个故事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也要考虑其中的多种可能性。
比如有个妈妈买了一袋水果,孩子趁妈妈不注意时,在袋子里的每个苹果上都咬了一口。当妈妈发现时,孩子机智地说:“妈妈,我要把最甜的一个给你。”这时,这个故事不但没有对孩子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成了孩子故意犯错、撒谎的工具。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家长要分析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价值观等,考虑到故事当时的特别情景。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和他展开讨论,并结合孩子的实际去正确引导孩子。